工业是义乌经济的“腰杆子”。如今,我市在实施以“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腾笼换鸟,名企名品名家”为主要内容的“四换三名”工程中,抓有效投资、创新驱动、项目建设,促使众多企业实现了“凤凰涅槃”。 “机器换人”步伐加快 从市经信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工业赶超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5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8.63亿元。 全市深入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力推落地开工进度,抓好项目的落地、开工、投产、竣工和产出的“五个率”,通过对项目情况严格督查,推进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今年前6个月,2013年已落地未开工的10个工业项目已开工5个,已确认引进但未落地的25个工业项目已落地19个,已开工3个。 工业领域还引导企业技术改造,继续推进“机器换人”。据市经信委统计,我市共有16个项目列入浙江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其中6个项目已被列入省级项目,计划总投资20.32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8.41亿元;10个项目列入市、县项目,计划总投资49.23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21.77亿元。市经信委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备案(核准),1—5月共备案(核准)项目72项,其中市级备案70项、镇街备案2项,计划总投资14.76亿元,备案项目中2000万元以上项目达18个。 扎实推动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领域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有效投资落地生根。 在引进内资方面,市经信委等部门积极探索网络招商、专业招商等新模式,充分利用商会、协会和义乌在外办事机构开展招商引资。1—5月,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18个,引进内资实际到位资金18.65亿元,同比增长80%,已完成年度目标的62.17%。在已引进项目中,总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资达20.35亿元。 同时,我市还加快了高税无地少地项目的招选,第三批高税企业用地招选顺利完成。上半年共吸引了50余家市内高成长型企业参与报名,完成项目招选10个,目前已有9个项目明确落地方案,计划供地面积167亩,项目总投资9.2亿元。 营造重工扶工氛围 今年上半年,我市制定并实施《关于实施工业强市“五大工程”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意见》,实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暨争创工业强市行动方案,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激励企业加快发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在营造重工扶工氛围过程中,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在“千干联千企,服务促转型”活动中,全市近千名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指导企业,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力促工业投资落到实处。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2600多家,送政策宣讲6600多人次,收集梳理企业难题658个,解决难题150个。 |
GMT+8, 2025-7-22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