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平凡的暑假,各个学校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红色研学、榜样寻访、志愿服务……各种实践活动形式新颖,载体多样,内容丰富,暑期生活精彩、安全、充实,五彩斑斓。 重温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回首近代中国历史的长河,总有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哀痛涌上心头。8月16日下午,佛堂小学201班文明小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位于和平公园的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在馆中重温了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陈列馆主要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的主题为“跨世纪的诉讼”,展厅内详细展示了中国民间对日本历时十年细菌战的诉讼历程,虽然最后中国代表团被判败诉,但队员们都为中国代表团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所震撼;第二展厅的主题为“反人类的罪恶”,在这里陈列了日军在中国各地开展细菌战的大量史料,痛陈着那段血腥、惨烈的历史,队员们的心中为此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们不禁对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愤慨,同时感叹战争的残酷,也更体会到了和平安定的重要性;第三展厅的主题为“无法掩盖的罪证”,在这个展厅中,受害者遭受病痛折磨的照片让队员们的心情沉痛无比,而大量中外学者关于细菌战研究的著作展示则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正义的伟大和国际友人的珍贵情谊;第四展厅的主题是“不能忘却的纪念”,展厅的墙上镌刻了因细菌战去世的死难者名单,展厅底部的莲花和头顶的天灯寄托着后人的哀思,队员们努力用一双双小手点亮头顶的天灯,只愿逝者能够安息。此外,陈列馆中还设有两座雕像,旨在告诉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家长楼女士介绍,细菌战是老一辈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她说:“参加活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义乌本地人,但他们中有许多直到今天才了解细菌战这段历史,我们带他们来参观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回望过去,将历史铭记于心,然后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不懈努力。” 在八月,佛堂小学201班小脚印中队文明小队的队员们到义乌市党史陈列馆,开启了一场追求信仰、重温真理的红色旅程;江湾小学501班小小鱼中队来到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望道先生的故居,感受这里留存的红色经典;香山小学胜利校区202中队来到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听馆长爷爷讲述细菌战的故事;浙师大附属小学601中队的同学们穿着校服、佩戴红领巾来到赤岸神坛村,学习革命先烈冯雪峰先生怀揣信念、不畏艰险、寻找革命的精神……我市各级少先队用自己的脚步,走出了一条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实道路。 深入寻访 汲取榜样力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社会的各个角落,只要有需要,他们总是能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我们称这群人为“英雄”“榜样”。今年暑假,我市多校组织学生对榜样群体和人物进行寻访,学习他们身上的奉献精神和前进力量。 香山小学307蚂蚁中队的队员们带着对人民警察的崇高敬意和对警察工作的无限好奇来到义乌特警大队。看到一位位身着全套作战服,手持冲锋枪、防爆枪、狙击枪,头戴钢盔的真实英雄出现在眼前,队员们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一进特警队,“小蚂蚁”们立马被两辆帅气逼人的装甲车吸引了视线,三五成群,热烈地展开了讨论。听着特警叔叔们介绍各式枪支和警车,第一次真实地触摸到了以往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各种装备,队员们一个个都激动不已。在现场,特警叔叔们还为队员表演了震撼人心的军体拳、匕首刺。随后,警犬也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表演场地,随着驯犬员的指令,做出连贯又准确的立、坐、躺、蹲、衔等各类动作。尤其在“衔”的环节,只见驯犬员把手中的蓝色小球往空中一抛,警犬一个跳跃,在空中死死地衔住小球,而后稳稳落地,一系列动作娴熟又精准,赢得了队员们的阵阵掌声。最后,全体蚂蚁中队队员向可爱的人民卫士敬少先队队礼,10名少先队员代表给特警叔叔们系上了红领巾,为这次特警队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了增强安全意识、强化自救能力,8月,佛堂小学走进佛堂镇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了参观、体验和学习。消防员叔叔首先向队员们介绍了各种消防车辆和一些随车器材装备,如登高平台消防车、泵浦消防车等,同时示范了背压缩空气罐、戴防烟面具、套PVC密封服等全套穿衣环节。了解完各种作战工具及名称后,队员们跟随消防员叔叔参观了一些训练科目,并学习了火灾中的各种应对和自救措施。 为了更好地学习生命教育、帮助传递爱心,江滨小学401梦想小队的队员们来到义乌血站,参加了红十字会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训活动,并聆听了义乌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爱心大使程青梅老师的公益讲座。 在培训室里,程老师先给队员们介绍了红十字会开展的系列公益暖心活动,并抛出了一个大家普遍疑虑的问题:“遇到意外时,不是有120吗?为什么还要学习急救知识?”原来,根据统计,120急救车平均反应时间为13分47秒,而急救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如果在4分钟内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一般都可救活;如果超过8分钟,救护的成功率只有5%,超过16分钟基本不能救活,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非常关键。随后,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心肺复苏以及心肺复苏的作用,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讲解了“生命链”的五个环节以及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和程序。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习了很多,比如如何止血、食管进异物可以用海姆立克冲击法、见到别人溺水要大声呼喊等等。”“做心肺复苏真的非常费力,医生们太辛苦了。”“虽然我现在还小,力气不够大,但是我相信等我长大了一定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活动结束后,小队员们纷纷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并表示以后会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安全隐患,多学习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从而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科学避险,保护生命。 志愿服务 文明入脑入心 夏日酷暑,骄阳热烈,赛亚家庭农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他们就是江滨小学603梦想中队的队员们。这天,他们将在农场参观农业机械和一体化生产链,并亲自下地割稻,感受劳作的不易,从而养成珍惜粮食、文明就餐的好习惯。 农场负责人先为队员们介绍了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如育秧机、割稻机、插秧机、播种机等,各式形状的机械让队员直呼神奇,并迫不及待地爬上车子进行了体验。随后,队员们浩浩荡荡地来到田野,在这里,金灿灿的稻子一望无际,微风吹拂下,滚滚稻浪迎风而舞,一派丰收景象。经过简单的学习,队员们正式上岗,不过几分钟,大家都已大汗淋漓,真实体验了一把“泥巴裹满腿,汗水湿衣背”。 收割稻谷虽然辛苦,但对于农民来说,丰收的喜悦要胜过辛苦千万倍。通过体验,队员们知道了碗中的每一粒米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血汗,同时承诺以后一定会爱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尊重所有人的劳动成果。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主题活动的持续开展,一股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在全市掀起,学生们也紧跟时代步伐,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中去。 8月16日一大早,香山小学403香樟树中队的队员们统一着装来到塔下洲党群服务中心,这天,他们将在交警叔叔的指导下开展文明出行劝导。考虑到大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交警叔叔首先为队员进行了“岗前培训”,详细介绍了停车信号、直行信号、变道信号、减速慢行信号等交通指挥手势。经过简短培训和分工,队员们分两个小组赶往各自负责的路口,此时,路上的人群、车流已经开始慢慢增多。第一次当交通劝导员,开始时大家都有些生涩,随着活动的推进,队员们逐渐适应节奏,开始举牌示意行人通行,劝阻闯红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两个多小时的实践中,队员们累计进行文明劝导20多次,在增强自身文明素质的同时,也塑造了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此外,我市还有许多中小学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充当“红领巾楼道长”的宗泽小学310中队深入家门口的小区和楼道,打扫卫生、清理杂物、擦洗扶手;荷叶塘初中701中队在家长的带领下看望慰问坚守高温一线的环卫工人,给他们送去抗暑药品以及生活物资,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当中,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传递文明正能量。 |
GMT+8, 2025-8-13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