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爸爸妈妈们被问道:“你家的孩子放学回家,是先学习还是先看电视?”很多家长回答都是:“先电视,玩手机,写作业要一直拖。”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电子科技产品越来越普及,孩子一不听话就放动画片,不然就是把手机给孩子玩游戏,屡试不爽慢慢变成了家长哄娃的神器。 孩子对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只要有手机、电视在手,孩子能坐在那几个小时,所以就导致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养成了“拖延症”的坏习惯,总想玩完、看完再做作业。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症”这个习惯?一位来自杭州的胡女士的私信表示对孩子的“拖延症”很无奈,希望能寻求帮助。 胡女士有一个7岁女儿开始也是这样的情况,每天放学回家就看电视就舍不得关,一直说再等十分钟,再等十分钟,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动一下; 有时候孩子终于能坐起来写作业了,拿支笔也是磨磨蹭蹭的需要十分钟;吃饭的时候还得边看电视边吃一吃就得一个多小时。一贯雷厉风行的她,唯独对女儿的“拖延症”没有一点办法。 胡女士从朋友那得知一个好办法:控制看电视时间治疗方法。胡女士规定孩子半个小时内吃完饭就可以看电视20分钟,1个小时写完作业可以看电视40分钟,诸如此类的要求坚持了一个月。 胡女士发现孩子的拖延症真的改善了很多,孩子吃饭、写作业再也不拖延了。 可胡女士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比如不让孩子看电视孩子就不吃饭了,甚至还要给胡女士谈价还价延长看电视的时间。胡女士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什么是“拖延症”? 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孩子有“拖延症”这种行为一般会出现在上学之后,具体原因: 逃避心理 上学之后的孩子就会开始做家庭作业了,在孩子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拖延行为,这时孩子会找各种理由不想做作如喝水、上厕所、削铅笔等,只要能往后退就退。 即使孩子知道今天作业很多,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还是会磨磨唧唧。所以很多家长选择在一旁辅导孩子作业。 沉迷电子产品 不仅是孩子,就连大人都是手机不离手,家长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孩子,只有我们把手机放下了,孩子才不会过于沉迷这些电子产品。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互动,多交流与孩子做朋友。
如何改正孩子的“拖延症”呢? 1. 强制孩子不看电视也是不可能的,家长可以规定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例如晚上8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可以看电视,或做完作业后能看一个小时电视等。 2.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往往孩子拖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计划性,写完这个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可以在孩子做作业前列出一个时间计划表,什么时间写什么作业,用时多少等等。 信息时代电子产品盛行,孩子大人都无时无刻受其影响,家长应当给孩子做好榜样尽量回家少玩手机,对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希望各位家长身体力行的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
GMT+8, 2025-5-10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