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汲取力量、运动读书放松身心……今年国庆假期,我市群众以各种文明的形式欢度国庆,礼赞新时代幸福生活。而就地就近游成为市民群众国庆长假的首选,约上亲朋好友前往我市景区景点和公共文化场所,“花式”畅享休闲时光。各景区景点和公共场所也严格做好防疫和服务工作,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假日氛围。 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精神力量 国庆假期,走在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整洁的道路上,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气息和节日氛围。在分水塘村口广场和陈望道故居,不时可以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在这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可看、可听、可参与,一天下来受益匪浅。”一名来参观的游客说。 作为望道信仰线的起点,分水塘村红色文化不断吸引着人们来此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精神力量。2020年以来,陈望道故居共接待红色研学活动团队和游客超12万人次,带动村庄综合收入百万余元。 “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办餐饮和民宿,增加经济收入。”分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陈仕杰说,目前分水塘村有民宿、农家乐、田园集市、麻糖铺、杂货店等十余家商铺,众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80后”村民陈根生原本在外经商,景区建成后,他回到家乡,在陈望道故居边租了店面,经营一家粽子体验店,并注册了“望道粽”商标,成为来分水塘瞻仰望道故居客人喜爱的伴手礼。他还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国庆期间房间全部住满了。 陈根生十分看好未来发展:“村子进行旅游开发以后,古街更有韵味了,我们生活在景区,赚钱在家门口,这不就是共同富裕最生动的模样吗?” 近几年,分水塘村大力发掘红色文化,提升绿色生态,传承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红色力量,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美丽梦想。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省2A级景区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分水塘村党支部将以发展红色旅游为依托,深化布局规划,力争建设成为集革命精神传承教育、红色文化休闲旅游、农家特色餐饮民宿为一体的新农村典范。 志愿服务暖人心 国庆假期,金秋十月,百花吐芳争艳,红旗迎风飞舞,义乌植物园游人如织、人气爆棚。 为了给游客提供温馨、便捷、安心的服务,提高游玩体验的便捷感、舒适感和安全感,城投集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三服务”,组建“植物园党群突击队”,参与园区的旅游服务、讲解导览、文字摄影、绿化养护、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园区内各项保障工作,为广大市民安全游玩保驾护航。 绿色,是生命的琴弦,是青春的歌者。植物园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绿色,其中有一抹绿色最耀眼也最闪亮,那便是——“植物园党群突击队”。 秋天的正午还是烈日炎炎。“绿马甲”们穿梭在植物园的各个景区节点,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为金色秋日涂上一抹“志愿绿”。 “您好,请佩戴好口罩。”“您好,请往这边走。”出入口处,“绿马甲”们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有序引导所有进场人员佩戴医用口罩,并进行扫码测温,为市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您好,女士,小火车特设了爱心专座,请往这边上车。”“小火车即将到站,请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在游客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便民服务点,“绿马甲”们为游客以及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暖心的便民服务,供应温水、矿泉水、口罩、消毒洗手液、应急药品等,以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假日氛围。 一封火热的表扬信 国庆期间,贴在上溪镇荷市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门口的一封信“火”了,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原来,这是为感谢荷市村乡贤和企业主给村居家养老中心的爱心捐赠,村两委张贴的一封表扬信。 此次捐赠活动由乡贤吴胜兰和企业老板余伟共同发起,捐赠了大米、食用油以及调味品等物资,可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中心的伙食标准,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吴胜兰是荷市村优秀乡贤代表,退休后一直关心村庄的发展和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说起此次捐赠,吴胜兰谦虚地说:“能够为村里的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觉得非常开心快乐。”余伟也表示,为村民谋幸福,让村内的老年人们生活得更好,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荷市村素来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在推动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上,也把老年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荷市村党支部书记陈运喜希望更多像吴胜兰和余伟一样有能力的人为村居建设、为乡风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大爱延续。 |
GMT+8, 2025-7-31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