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路与荷花街交叉口,人行道小方砖松动5㎡。”9月22日,正在城西区块巡查的巡查员发现问题后,立即拿出手机拍照取证,同时通过移动端App上报至数字养护平台,45分钟后松动的人行道已修复平整。 从发现问题到完成处置,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这背后得益于城投集团养护公司数字化建设,将可视化、智能化信息技术运用到设施巡查、病害发现处置等日常养护行为中,有效提高了各类问题的发现、处置效率,为城市管养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由于巡查范围广,巡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会出现漏检或巡查不到位的情况。“我们运用巡更打点系统,一方面衔接巡查车辆GPS定位,通过每日预设巡查范围和路线,大大提升巡查效率、避免出现巡查盲区,另一方面是对巡查人员进行可量化管理,把定位打卡、上报发现问题等情况,纳入每月考核,提高巡检人员积极性。”养护公司负责人说。 该公司依托数字养护平台,目前有26名专职巡查员全天候、不间断对管养设施问题进行主动巡查,对巡查发现、社会公众发现的设施问题及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实、确认,从而提高管养设施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时效。 系统运行8个月,该公司通过主动巡查发现市政养护问题7822件,处置问题6129件,相比去年分别增长77%和38.7%,而同期信访投诉量则下降76%,问题发现和处置真正做到“早、快、好”。 另外,不同于人工记录等老式养护管理手段,平台根据市政养护标准和规范,以数字工单的形式,实现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反馈全过程管理闭环。据了解,去年养护公司完成一项问题处置的平均时常为2.4天,而今年通过数字平台强化过程监管,提升养护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9月份,该公司问题处置平均时长已缩短至16小时55分,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该公司还通过平台创建了市政设施二维码身份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让设施与市民形成互动。通过扫描二维码,市民能立即获取该设施的基本信息、养护记录,并可以上报问题建议。同时公司还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接收群众的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派遣、第一时间处置”问题。 |
GMT+8, 2025-7-3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