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数字化改革造福基层 “金奶奶,最近感觉怎么样?头还痛吗?”11月5日,市中医医院医共体赤岸院区的家庭医生杨军华来到了鱼曹头村的金奶奶家,边掏血压计边询问近况。作为赤岸院区移动微医院的全科医生,他每个月逢五逢十的日子都行走在偏远山村的路上。随着我市医疗数字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像杨军华这样的家庭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中,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缓解基层百姓看病难,加快“医防融合一体”医疗模式形成,根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探索医疗服务中便民、惠民的数字化场景,市卫健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医疗服务方式,借助互联网、物流网“两网”融合优势,将看病就医从医院诊室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满足群众便捷就医的需求,给偏远地区以及行动不便患者看病就医带来极大便利。 家中享受云诊疗 村民小病不用忍 杨军华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金奶奶的情景。去年上半年,他与同事一起来到鱼曹头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村民义诊,这里的村民基本都是留守老人,再加上地处山区,家家户户依山而建,气候湿冷,村民们常患有肩颈腰腿痛,“三高”的情况也比较多。 70多岁的金奶奶平时并不爱看医生,那天却喘着粗气从家中赶过来,说自己头痛有点严重。现场医生一量血压,发现竟然高达200毫米/汞柱,超过正常血压60毫米/汞柱。原来,一直以来金奶奶的血压十分不稳定,而她又认为吃降压药会产生依赖性,拒绝服药。为了尽快缓解金奶奶的超高血压,移动微医院诊疗小组的中医师现场给她进行了免费针灸,仅过了十几分钟就把血压降了下来。 “以前,像金奶奶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由于山区就医不便,大部分人患病后都觉得,小病不用看医生也不用吃药,忍忍就过去了。现在,云诊疗为村民提供了便利,大家不仅听医生的建议自觉吃药,偶尔有点身体不适,也会及时咨询医生。”杨军华说。目前,我市依托医疗机构现有信息化诊疗系统,结合笔记本等移动设备,家庭医生或专家医生在下乡过程中,随时可以在系统上记录患者的信息和开具处方,还能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 同时,医院还为医生配备随访包,能完成诸如血压、血糖、心电等检测,与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系统做好对接,将诊疗和检查的相关信息自动上传记入档案,为患者自我监测和医生诊疗随访提供依据。通过数字化整合,我市各地区基本实现诊疗、检查、处方等常规项目的移动化,形成完整的“微医院”,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完成以前医院里才能完成的项目,享受到医院同质化服务。 慢病管家云药房 药品快递送上门 赤岸镇位于我市南部山区,呈现“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交通居民点”的格局,这里的居民要到市区医院看病十分不便,基层医疗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去年开始,赤岸院区组建了6-7人为一组的移动微医院诊疗小组,组员包括了临床医生、护士、中医师、检验科医生、药房药剂师、联村责任医生等人。小组在每个月逢五逢十的日子,专门深入海拔较高、山路弯曲的鱼曹头村、羊印村、慈溪村等六七个村。 其实早在2012年,赤岸院区就开始为地处偏远的山区村民解决用药需求,每次下乡,都由两三位医生背着药品,免费赠送给有需要的村民。遇到需求与供给不对口的情况,村民就只能跑到卫生院开药。“云药房”平台建立后,移动微医院诊疗小组到村里看完病,医生可以直接在笔记本电脑上开单,过几天药品就由邮政快递送到村民家中。并且,签约了家庭医生的村民能多享受10%的药品医保报销比例。 目前,我市卫健局与医药配送企业建立了云药库,配备“云药房”目录的600余个品规药品,基本涵盖了市属医院的慢病用药。此外,智慧结算平台还联通了医保、支付宝、微信等各类支付平台,实现医保卡、电子医保码结算,手机在线支付等功能,偏远山区的居民在家也能享受到在医院一样的便捷结算服务。同时,居民还可通过“健康义乌”App查询订单追踪流转信息,了解药品配送的动态过程和进度。 据了解,我市“移动诊室+云药房”上线以来,仅2021年1-10月,共开具处方78904张,惠及群众27498人,涉及金额1104万余元,极大缓解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配药不便等情况。同时提升基层慢性病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逐步形成健康随访→移动诊疗→在线处方→药品配送的健康服务链,有效促进了医防融合。下一步,“健康义乌”App还将推出慢性病患者自助在线续方、在线处方查询等功能,进一步造福基层群众。 |
GMT+8, 2025-7-29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