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来此经商、留学、就业的外国友人络绎不绝。近年来,市消防救援支队针对全市外贸经济繁荣、入境外籍人员不断增多的特点,立足消防宣传力量建设,建立国际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打破外籍人员消防管理中遇到的地域管理瓶颈,推动国际志愿服务与社会化消防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打造项目品牌,将社会热心公益的国际力量导入消防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 “加”强合作,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支队以健全国际志愿服务体系为目标,持续在创新组建模式、拓展服务方式上下功夫。制定出台《义乌市消防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消防志愿者注册登记的条件和程序,明确消防志愿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业务培训、激励表彰等措施,为国际消防志愿服务有序高效开展提供规范指引。支队加强与义乌工商学院合作,构建“消校共建”机制,吸纳学校下属的国际教育学院300余名外籍留学生,加入国际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整合队伍力量及资源平台,联动开展消防“五进”宣传行动,打响“‘浙里一家’国际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品牌,擦亮对外服务窗口。组建国际消防志愿者宣讲团,部署开展消防宣传“百千万”活动。通过制度、平台、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管理、项目化运作、特色化引领”的国际消防志愿服务体系。 “减”少隐患,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支队坚持优化项目设计,拓展传播渠道,依托全市“志愿汇”服务平台和中国消防志愿服务平台开展“点单式服务、精准化宣传”,指导国际消防志愿者服务队结合火灾防控形势需求,创办开展社区火灾隐患“找茬”、电商直播店铺宣传、“无烟日”走街服务、“安全无国界”主题体验、敲门入户送灭火器等精品志愿服务项目52场,服务总时间超过5000小时,发放中英双语宣传手册4000份,捡拾烟头200余次,发放灭火器100个,消除火灾隐患近百处。“浙里一家”国际消防志愿者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者团队,成为全省引人注目的“消防现象”,吸引大量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外籍人士投身消防志愿活动。 “乘”胜优化,完善志愿服务格局。支队紧扣突出国际贸易实际需要,重点打造具备影响力、号召力的“拳头”志愿服务项目,立足本地、围绕特色广泛指导开展接地气的中小型活动,形成了“大型活动引领、小型活动穿插、微型活动不断”的志愿服务新格局,志愿服务“有温度”“接地气”。依托“消校合作”机制,成立全市首家国际消防志愿服务平台,探索打造消防志愿服务信用分,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支队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协作,制作专业的中英文消防宣传手册5000余份,深入外商居住集中的鸡鸣山社区、宾王社区开展以知识宣讲、技能培训、实操演练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志愿服务。支队依托稠州商业银行29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开设消防知识宣传窗口,组织国际消防志愿者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就近消防宣传服务和教育培训。 “除”患务尽,打造专业国际宣传团队。支队建立培训机制,每月一次组织国际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面对面”消防宣传培训,并深入网吧、餐饮、宾馆等场所“一对一”教学,传授消防安全知识。开放全市“2园3站562馆”,邀请国际志愿者参观体验消防员一日生活,提升宣传服务意识。对服务队表现突出的个人,支队将其纳入“最美消防志愿者”“优秀消防志愿者”活动评比,对优秀外籍志愿者进行表彰。同时,聘请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外籍志愿者,开展中英文版消防公益说,确保活动深入持续开展。 |
GMT+8, 2025-5-13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