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义乌市稠江街道锦都社区锦都豪苑小区一顶楼住户因漏水修补做了阳光板,由于阳光板超出了原先屋顶的高度与宽度,遮挡了对面住户的阳光,双方产生矛盾。在锦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调解下,顶楼住户同意将阳光板缩回50厘米。 据了解,锦都豪苑小区是典型的封闭式小区,在传统的小区治理模式中,社区扮演着管理者“代言人”的角色实行全权管理,居民自治长期缺位,小区业委会、物业之间因利益冲突、维系主体不同等现实问题存在治理堵点。为进一步优化协同机制,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为主力的银辉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也随之成立,银辉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三方力量”就此联结。在银辉党组织的核心带动下,不少居民主人翁意识被唤醒,主动加入社区“小巷队伍”,实现“公转”变“自转”。 在义乌,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事例不仅仅发生在锦都社区。北苑街道建设社区四成常住人口是60岁以上的老人,该社区党委为此成立2个银辉党支部,积极探索“如何让老年人过得舒心”“如何以老助老”“五老破五难”等课题。通过凝聚“红色力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师、老战士等“五老”作用,解决老旧小区基层治理中出现的“五难”。 “通过入户排摸、党员系统核对等多种‘双找’方式,社区共排摸出老干部党员170余名。在社区用心用情、热心真心服务的同时,老干部也乐于释放他们的正能量。”建设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说,为让老党员、老干部讲好“红色故事”,社区组建“银尚讲师团”,开设“银尚乐学堂”“青少年假日课堂”等课程。社区还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优势,组建“阖家欢”平安综治服务团,设立“圆桌议事厅”,建立老干部“全流程参与”制。 近年来,义乌市积极推进社区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社区“安家落户”,拥有属于自己的支部,方便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余热。离退休干部老党员通过其深厚的资历、广阔的人脉、较高的声誉,积极活跃在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居民做政策宣讲、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担任社区民情议事会的议事顾问、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自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以来,基本形成了‘一区域一特色’,离退休干部党建与社区党建融合发展,引领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余热,‘反哺’社区,为社区建设建言献计,推动中心工作提质增效。”义乌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说。 |
GMT+8, 2025-7-12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