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新闻热点 其它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少儿舞蹈为何火出圈? 解码370万+顶流短视频的背后

2023-8-25 09:40| 查看: 3108

摘要: “感动,感动,感动。”西班牙网友“long hua”说;“不知道为什么,听着配音,看着看着就流眼泪了。”云南网友“站在山顶不动”说;“有幸我在‘小荷风采’宁波比赛现场看的,很震撼!最好的亲子活动。”北京网友“ ...


“感动,感动,感动。”西班牙网友“long hua”说;“不知道为什么,听着配音,看着看着就流眼泪了。”云南网友“站在山顶不动”说;“有幸我在‘小荷风采’宁波比赛现场看的,很震撼!最好的亲子活动。”北京网友“随风”说……

日前,市文联微信视频号“文艺义乌”发布了一则以“金牌背后的托举!28个孩子表演的后台是老师和家长千丝万缕的‘牵挂’”为题的视频,一日之内,浏览量破300万次,截至目前,浏览量已经超过371.2万次。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下方,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居住在国外的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达2340多条,点赞量超过1万次,收藏量已超过1.6万次。

“对于刚刚创办不到一年的文化类官方视频号来说,能有如此高的浏览量、点赞量,足以说明这个内容的火爆程度。不得不说,这是义乌微信视频号的一个新突破。”我市新媒体行业的资深人士陈先生感叹。

这段24秒的短视频,为何会引发全国家长的讨论?金牌舞蹈的背后,打动人心的又是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文联、舞蹈编导和参演的家长、老师和孩子们,挖掘作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讲述义乌少儿舞蹈后台的感人故事,还原现象背后的精神文化诉求。

精彩呈现:诗画之境与舞台融合

8月1日晚,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落幕,我省共有13部优秀少儿舞蹈作品入围,义乌市《这是我家》《草长莺飞二月天》两个节目荣获“小荷之星”金奖。据悉,“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是中国少儿舞蹈的最高舞台,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视频《金牌背后的托举!》是视频《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延续。”市文联党组成员张旦萍介绍,8月11日,“文艺义乌”微信视频号发布了《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表演视频,浏览量超过12万次,精彩的表演收获了一众好评,尤其是独特的创编赢得了一致肯定。

“让少年儿童通过舞蹈感悟中国精神,热爱传统文化。”当谈及《草长莺飞二月天》创编初衷时,中国舞协少儿舞蹈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舞协主席团委员周旭光如是说,“风筝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璀璨的乡土瑰宝。每每想起春天,丰子恺先生笔下‘春燕与风筝争高,垂柳与飞花共舞’的漫画就会在我眼前浮现。把‘风筝’这个元素搬上少儿舞蹈的舞台,在我的脑海里酝酿已久。”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著名诗人元稹在《有鸟二十章》中形象地刻画了当时孩童们热衷放纸鸢的情景。学界通常认为,大约公元8世纪,风筝经由日本,陆续传播到东南亚乃至西方各国,逐渐成为宣传中国的一张名片。

义乌与风筝有着道不尽的联系。在非遗传承基地,它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手工课堂;廿三里第一小学每年举行“拨浪鼓风筝节”,至今已历十余届;在国际商贸城,它是勾连五湖四海的热销商品。风筝制作能手朱小弟制作的风筝因样式繁多、工艺复杂,曾多次在国内、国际大赛上获奖,独特的义乌风筝流派也因此在全国的风筝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跳一支舞,告诉我你来自何方。”在舞蹈《草长莺飞二月天》中,无论是手持风筝一路欢歌,骑在父亲肩头放飞快乐,还是在草地里翻滚跳跃……通过贯彻始终的“风筝”元素与配乐、布景等舞台艺术完美融合,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画之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精彩的舞台呈现更是让人赞叹不已。“线、光为面,人体造型为点,艺术形式上巧妙结合;节奏上,孩子们活泼可爱、自由自在;音乐上,浪漫明快。岂不是青草长、莺飞扬吗?真可谓隽永深远。”山西网友“刘炜(伟)”道尽了观众的感受。江苏网友“朱老头华大叔”则直接称赞道:“义乌这几年在儿童舞蹈方面异军突起,总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引发热议:欲牵欲放的亲子关系

“在发布《草长莺飞二月天》后,我们了解到这个舞蹈背后的故事,便将这些后台片段与台上舞蹈穿插剪辑成24秒的《金牌背后的托举!》,没想到这个视频再次爆火。”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说。

点开视频就会发现,在“后台片段”里,台下有很多妈妈和老师,配合孩子们的表演节奏,举杆、放杆,收线、放线……动作迅速麻利,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共同的汗水,前台后台一样美。”正如江西网友“斯人若彩虹”所言,也如视频的标题所述,金牌背后离不开默默地托举。

据悉,舞蹈《草长莺飞二月天》曾受邀到上海杨浦YOUNG剧场参加“民谣两味”音乐会,精彩的表演瞬间征服了观众,现场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至表演结束仍然久久不息。“这个舞台是陌生的,音乐又是现场演奏的,在完全没有彩排的情况下,我们高质量地完成了表演,这种默契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周旭光介绍。

从3月份舞蹈编排成型到参加比赛,历时整整四个月,家长、老师每周坚持和孩子们一起配合练习。对此,周旭光忍不住点赞,“虽然一开始有些乱,急得大喊的都有。经过几次练习后,他们就只专注于自己牵线的孩子,迅速掌握了收放节奏,台下就变得静悄悄了。”

“感恩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作品,可以回味一生。”家长“巧克力的回忆”留言说。

在这个舞蹈中,林文质全家总动员,他和小女儿上台演绎数个场景,大女儿和台下的妻子协作配合表演。“父母参与表演会不会太折腾了?”面对少数网友的质疑,他十分认真地回答说:“孩子的成长是有窗口期的。我和妻子会认真筛选与之匹配的教育资源,真心、耐心、高效地去陪伴孩子成长。这次经历难能可贵,过程胜过结果。感受最深的就是,孩子更自信了,更独立了,做事的毅力更强了,更懂得什么是团队协作,也更懂得怎么去鉴别和欣赏。这些隐形能力将变成她们以后步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宝贵,甚至受益终身。”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线和风筝的关系,线太紧了,风筝飞不高,线太松了,风筝会坠落。太松太紧,孩子都成不了最好的自己,只有在平衡。”在2340多条留言中,义乌网友“周旭亚”的观点被网友认定:这是最有深度、最中肯的点评。

“寓意孩子与母亲的相牵,断不了、绕不乱,欲牵欲放……”山西网友“刘炜(伟)”的观点戳中了众多中国老母亲的心窝子。“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一位妈妈眼含热泪看了两遍。谁懂?”山东网友“柿柿如意柿柿”的留言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感慨。

搭建平台:不再“和寡”的艺术世界

一直以来,创编“文化有支撑、艺术有质量、题材有内容、思想有价值”的作品,是义乌少儿舞蹈作品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本次同获“小荷之星”金奖的作品《这是我家》,也赢得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视频在“文艺义乌”发布后,浏览量超过17万次,转发量达9340次。

留言区,网友们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这是近年来我国编导最好、最棒的儿童剧(舞)的佳作。”山西网友“玲姐”这样点评;“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儿童节目。每一小节都令我感动。这节目赋予的意义:爱、欢乐、稚趣,非常打动人心!这才是少儿教育的根本。”山东网友“英歌”留下这样的感慨。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义乌舞蹈人的孜孜以求。”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李航英说。据了解,周旭光自1997年从事少儿舞蹈创编工作以来,积极助力义乌少儿舞蹈作品走上全国平台,先后创编多部作品,接连在省市乃至全国各级少儿舞蹈比赛与展演中荣获各级奖项数十次。2005年至今,我市先后有多个舞蹈作品多次参加“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并全部获得金奖,《我的偶像》《毛毛虫》《边走边唱》等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好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义乌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去年以来,我市不断深化艺术乡建工作,积极拓展“艺术+融媒”渠道,借助媒体融合的力量和网络传播的翅膀,实现更大化的传播效果,让文化艺术飞进寻常百姓家。

以“文艺义乌”视频号为例,浏览量过万次的视频比比皆是,浏览量近10万次的视频也不再是凤毛麟角。在评论区,不少网友也留言致谢:之前都只看到碎片化片段,这里终于看到完整的视频了。

与此同时,“文艺义乌”视频号还不断丰富视频内容,接连发布了古琴名曲《高山》《卧龙吟》、朝鲜族舞蹈《行者》等新内容,让这些高雅、小众的艺术作品通过多媒体矩阵实现“曲高不再和寡”,并逐渐从剧场舞台走向街头巷尾,不断融入生活、美化社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新评论

近期专题
义乌公益团队赴藏送“爱心书包” 让青年乐享“家门口”“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义乌“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 仿生食品:以假做真? 我市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演练 消防宣传 萌娃走进消防站 队伍建设 送“战友”踏上新征程

义乌网

GMT+8, 2023-9-28 20: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