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新闻热点 其它新闻 查看内容

面对家人频繁催婚,该怎么办?

2023-8-28 09:24| 查看: 3108

摘要: 婚姻是人生大事,一到适婚年龄,家里人便开始关心孩子的婚姻问题,如果迟迟不谈恋爱不结婚,父母长辈都跟着着急,话里话外催促着要赶快结婚,甚至还逼着年轻人去相亲。七夕节前后,我市某商场就布置了一处相亲角,印 ...


婚姻是人生大事,一到适婚年龄,家里人便开始关心孩子的婚姻问题,如果迟迟不谈恋爱不结婚,父母长辈都跟着着急,话里话外催促着要赶快结婚,甚至还逼着年轻人去相亲。

七夕节前后,我市某商场就布置了一处相亲角,印着相亲对象信息的纸张悬挂在醒目地方。“学历大专以上,品貌端正顺眼”“正式编制或做实业,条件相当”“1993年以后,170以上”……不同年龄的青年人提出了不同的择偶条件。采访中记者发现,相亲角也给“焦虑”的父母提供了一个社交场所。面对父母的焦虑,面对家人频繁催婚,到底该怎么办?

“为你好”是真的对我好吗

“我和我爸妈吵了好多次,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一说起催婚,小薇(化名)便苦不堪言。前不久,家里人又给小薇安排了一次相亲。

没有提前商量,小薇便收到爸爸“通知”,称晚上给她安排了一场相亲。碍于爸爸的面子,小薇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可一到餐厅,小薇便傻了眼,相亲对象、双方父母、介绍人都已到场,八人的席位坐得满满当当。

小薇当场就拉下脸来,只顾着埋头吃饭,心里祈祷这样的相亲赶紧结束。回到家后,小薇再也忍不住抱怨起来。明明已经直白地表示过抗拒相亲,可为什么父母安排了一场又一场?明明提出过对另一半的要求,为什么相亲对象总是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小薇得到的回答是:“还不是为了你好。”

“年纪越大,另一半越不好找”“到时候给你介绍的都是二婚的”“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类似的言论,小玲(化名)已经从父母嘴里听到不少了。小玲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朋友陆续结婚,而自己的感情八字还没一撇,说不焦虑是假的。

这一两年,小玲陆续见过十几个相亲对象,但始终没有遇见一个令她心动的。渐渐地,小玲开始排斥相亲,父母也有些不满,认为小玲“太过挑剔”。面对父母的催婚,小玲本能地表现出反抗。大吵一架,争辩一场,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却都无济于事,但小玲并不打算在婚姻上让步,“我仍会坚守原则,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等到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的内心,再去找适配的那个‘他’。”

操之过急也许适得其反

去年经家里人介绍,圆圆(化名)认识了一名男生,相互第一印象都不错,便一直接触着,但相处时间久了却发现,两人性格并不合适,常常聊不到一块去。圆圆曾多次向妈妈表示想放弃这段关系,但妈妈却总说“再试试”。

接触期间,双方家长时常询问两人关系进展,希望尽快将婚事定下来。“刚开始家人催婚的时候,只要谈到这个话题,我就立马冷脸、回避。”圆圆说道。然而,一味地逃避始终无法解决问题,圆圆试着和妈妈心平气和沟通,表达对于婚姻的看法。

圆圆觉得,她并不需要依靠别人获得幸福,也不希望因为催婚将就余生,而是想慢慢找到合适的人,谈一段稳定的感情,或者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自在,但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妈妈的强烈反对。“我妈妈允许我慢慢找,但绝不允许我不结婚。”圆圆无奈地说道。

这段感情最终因为频繁催婚无疾而终,两人慢慢断了联系。

咨询师观点

婚姻不是任务,而是双向奔赴

父母催婚这个问题,在社会上非常普遍。父母总是推着孩子完成一件件人生大事,包括结婚,试图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孩子追求的真是这样的生活吗?

“在往目的地奔跑的时候,别忽略了过程是否愉悦。”婚姻关系治疗师潘丽琴说道。她指出,父母和孩子在婚姻问题上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父母考虑的往往是结果,而孩子更注重的是过程。即便是被成功催进婚姻的孩子,如果过程不幸福、不愉悦,没有获得所谓的幸福生活,最后难免在心中产生对父母的埋怨。

潘丽琴认为,不愿走进婚姻的人,一部分因为自己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伤,没有勇气再开始一段新的关系。受过去失败感情的负面影响,和他人在相处过程中不能体会到愉悦感,从而拒绝再进入新的关系。另一部分则常常进入一个误区,总是对对方要求过高,认为对方不满足自己的期待,所以不愿意再往前一步。他们总是在自己与对方之间衡量,力求这段关系精美、完整,但潘丽琴坦言:“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完美,其实,能达到60分的婚姻就可以了,而不是一定要追求100分。”

一段感情分为六个阶段:暧昧期、热恋期、平淡期、争吵期、磨合期和稳定期。当度过热恋期,个人的真实性格会在相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优缺点也会更加明显。双方能否接纳缺点、磨合性格、解决矛盾,关系到这段关系能否走向圆满的结局。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婚姻,它既不是“爱情的坟墓”,也不是每个人必须完成的人生大事,而是一次跟随心的双向奔赴。婚姻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需要彼此的互相成全,很多人只记住一味索取,却忘了如何付出。只有心甘情愿地进入一段关系,共同努力,才能让婚姻达成正向循环的发展,收获幸福。

对于催婚带来的焦虑,潘丽琴建议,父母与孩子最好坐下来,面对面沟通,试着走进彼此的内心,了解双方的顾虑,找到矛盾的根源,主动解决问题,不要让催婚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可触碰的“雷区”。

我们也可以试着改变父母的观念,让父母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态度。自己的人生由自己负责,幸福也该由自己创造,让父母适当地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放下心中的包袱,才是应对催婚的正确方式。

最新评论

近期专题
义乌公益团队赴藏送“爱心书包” 让青年乐享“家门口”“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义乌“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 仿生食品:以假做真? 我市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演练 消防宣传 萌娃走进消防站 队伍建设 送“战友”踏上新征程

义乌网

GMT+8, 2023-9-29 14: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