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壶、置茶、温杯、高冲、低泡……近日,在义乌市枫叶学校开设的茶道课上,伊朗留学生寇莎正跟随专业老师的指导,细致进行着泡茶的一道道工序。“以前觉得泡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真正学习后才发现里面蕴含很多知识,中国的茶道真是太有意思了!”寇莎感叹道。 每年,我市都会吸引不同肤色的外籍学生前来交流学习。他们入读义乌学校后,实行中外学生混合编班,与中国学生一起参与集体活动,学习中国文化,实现了中外文明的交汇共融。寇莎正是他们中的一员。 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 月亮就读于枫叶学校三年级,虽为外籍,却是地道的“中国通”,会说中文、英语、库尔德语、阿拉伯语四种语言,还能背诵好多首中国古诗词。喜欢中国文化的她,本学期选修了陶艺和书法。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月亮的制陶技艺“小有所成”,也能正确握毛笔写汉字了。月亮说:“等到了四年级,自己还想学剪纸,感受一把剪刀、一张纸创造艺术品的神奇。” 茶道、陶艺、剪纸、书法、国画、围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宛若一座宝库,吸引了无数外籍学生前来学习,他们在体验、制作、交流中,零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纷纷表示学习传统文化已成为留学生涯的一大乐趣。 “中文有在学习中,我们很喜欢。”莎莎和莉塔来自伊拉克,是义乌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十一年级学生。她们在接受全英文教学的同时,也在每天学习汉语。 如今,莎莎和莉塔可以流利地用普通话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之余,她们热衷于体验中国文化和义乌本地生活,例如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一起做月饼、制作灯笼,或是在空闲时到义乌市场逛逛。“我们在中国留学,有着很好的中文学习环境。”莉塔说,学习中文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后还要多走走看看,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学生成文化交流使者 “大家好!我是Matias(中文名马丁丁),来自哥伦比亚,我们国家有着超长的咖啡种植历史……”11月17日,在义乌市群星外国语英特小学,一场异国文化交流会正进行着,英特三(7)班的马丁丁同学绘声绘色地为同学和老师介绍哥伦比亚的风土人情和著名风景,以及当地的特产咖啡豆。 类似的异国文化交流会在英特小学十分常见。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英特小学拥有7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学生。举办异国文化交流会,目的是拉近中外学生距离,让外籍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学习环境,同时也让中国学生能够更近、更便捷地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除了乐于分享家乡的故事,马丁丁还经常将自己在义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乡的亲朋好友。“看!这是义乌的超市,芹菜、辣椒、青菜都放得很整齐。”“在义乌,大家都看红绿灯通行,汽车会让行人先走,让行人很有安全感。”……谈及美食,马丁丁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本地美食米烙,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米烙到哥伦比亚,让大家都好好尝一尝“义乌味道”。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义乌的市场很大,商机很多,毕业后我选择留在义乌打拼事业。”马来西亚留学生卢秉绅与义乌“结缘”已有6年。2018年,在马来西亚完成本科学业后,卢秉绅发现义乌电商市场发展势头正盛,毅然离开家乡来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求学,同年在义注册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 求学期间,他一边考察义乌市场一边学习跨境电商知识。卢秉绅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尝试将马来西亚的各式商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往中国,取得不错反响。如今,卢秉绅所经营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截至目前,共招募有中外员工12名,业务也逐渐从线上开始转为线上线下同步经营。 与卢秉绅有同样梦想的,还有仍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汉语的塞尔维亚姑娘娜塔莎。5年前,经在义经商朋友的介绍,娜塔莎从塞尔维亚来到义乌,并于次年入读义乌工商职院。“来到义乌后,我和大家一起生活、学习,交到了许多中国朋友。”娜塔莎说,“现在义乌就像我的家一样,我很熟悉它。这里的市场很有活力,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和勤劳。” “自己经常和在塞尔维亚的家人分享义乌的故事,他们都很好奇,想来义乌旅游,看看义乌是什么样的。”娜塔莎说,明年就要毕业了,准备留在义乌开一家贸易公司,把更多中国优质商品销售到塞尔维亚去。面对未来,娜塔莎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她想成为“丝路新使者”,为中塞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我市吸引一批批国外学子来义交流学习,蹚出了一条教育“新丝路”。学有所获后,他们或选择继续在义乌工作、生活,或选择从义乌再出发,奔向世界追逐梦想——五爱小学德国籍毕业生郭平安能说中文、德语和英语,如今在加拿大留学深造;城镇职校马里籍毕业生马度如今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其妹妹法都也从城镇职校烹饪专业毕业,开启了人生的崭新篇章……然而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们都将义乌视为“第二故乡”,并将成为讲好义乌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青春力量。 |
GMT+8, 2024-9-18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