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魂,文以化之;城之魂,文以铸之。 义乌建县于公元前222年,古称乌伤、乌孝。相传孝子颜乌负土葬父,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因而得“乌伤”之名。 在这片热土上,“文化之乡”声名远播,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基因相互交融,生生不息。 这是一座历史辉煌的千年古邑,孕育了“颜乌葬父”的孝义文化,“出六进四”的信义文化,“鸡毛换糖”的创业文化,“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的开放文化。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义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文化,润泽一座城,感召一方人。它让这方美丽的土地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激励义乌人民在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大道上,昂首阔步,谱写新篇。 溯信仰之源,守红色根脉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8月21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联合在义乌举行纪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座谈会。 追望大道、信仰永恒。一批批党员干部走进柴屋,在重温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在踏寻先行者的足迹中坚定理想信仰,矢志不渝做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传播者、忠诚践行者。 2021年6月8日,我市成功举办“义乌发展经验”理论研讨会。“义乌发展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域绽放的理论之花、精神之花、实践之花。 中宣部“百城百县百企”调研团队相继走进义乌,《“国际小商品之都”崛起的经验与启示》被评为全国十佳调研成果;中国小商品城成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调研基地……精神的传承在实践中完成。 近年来,义乌在打造思想文化高地、精神力量高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理论研究阐释不断深入。成立《共产党宣言》首译精神研究中心,与省委党校合作完成“义乌发展经验”调研课题,编印《“两手理论”在义乌的探索与实践》《牢记嘱托——关怀义乌大事记》等学习资料……今年以来,立项2023年度社科课题105项,建成社科基地1家,举办重大科普活动33项。 “大宣讲”活动持续开展。策划实施“感恩奋进 再创辉煌”义乌市“义起筑梦”宣讲实践活动,组建20余支宣讲团队,以“五个讲”重点举措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拓展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机制,新建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打响“望道”宣讲品牌,丰富蹲点联学联讲、“调研+宣讲”、“六进”巡讲、基层宣讲走亲、影前微宣讲等宣讲形式。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70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信仰树”入选中央文明办优秀案例,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做法获得省委领导肯定,“红货郎”“乡村大喇叭”等基层宣讲品牌项目层出不穷……近年来,在乌伤大地上,党的创新理论正与国民教育水乳交融,守牢义乌人民的“根”与“魂”。 承传统美德,扬时代新风 让文明城市“百花次第争先出” 文明城市的核心是人的文明。 多年来,我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行业规范。 2019年3月,义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成立。2020年11月,我市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今年11月23日,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在义乌召开。义乌作为国家级试点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日趋完善,正全力打造“义乌样板”。 逐梦文明,华彩蝶变。“道德银行”、“文明家宴”、礼让行人、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尚已蔚然成风。 星火成炬,文明已经根植商城大地。 6月15日上午,26年前走失的义乌姑娘张荣在爱心公社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亲生父母。“终于找到自己的根了。”她哽咽着向大家表示感谢。作为寻亲活动的“主力军”,自2018年以来,义乌爱心公社已帮助近200个家庭团圆。 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达47.85万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成为全省日常志愿服务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抗疫期间,一张与男友“隔着玻璃门戴口罩亲吻”的照片感动万千网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护士陈颖入选2020年“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好人…… 一直以来,义乌全力打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品牌,坚持治城先育人,以道德厚植文明,以文化滋养城市,评选出义乌市道德模范30例,获评“中国好人”7例、“浙江好人”37例。 2020年9月1日,我市中小学近26万名师生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多年来,义乌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旨,全面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育新人工程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漫步街头,义乌拥有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秩序持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正在形成,天蓝、水清、地绿、宜商宜居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解文化基因,创文艺精品 让文化之花“万紫千红总是春” 文化,润泽一座城,赋能一座城。 11月25日,婺剧现代戏《义乌高华》在温州理工学院参加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展演,现场座无虚席,演出氛围火热。这次展演意义深远,《义乌高华》是金华市唯一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展演的婺剧作品,也是义乌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建团70年来首次参加中国戏剧节。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文艺精品力作频出。堪称义乌“四库全书”的《义乌丛书》已编纂出版145部,8部《义乌年鉴》获全国大奖,《赤岸镇志》纳入“中国名镇志”工程。《习近平县域治理重要论述在义乌的实践创新研究》课题列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的重点项目,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真理的味道》、纪录片《我从非洲来》《重走坦赞铁路》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6月初,纪念冯雪峰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上海和义乌三地举行。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人民文学出版社创作基地、“雪峰文论奖”等3个国字号招牌落户义乌。 为激励培育精品力作,我市出台《义乌市文化精品和文化人才扶持奖励办法》,创设“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冯雪峰文艺奖”,共扶持奖励项目1077个,奖励扶持资金达3000余万元。 多年来,我市持续举办多层次赛事、展览、演艺、讲座等系列文化活动,义乌市文化艺术节、商城文艺大观园、江滨之夜等文化活动品牌持续升温,并获评“浙江省戏曲之乡”。骆宾王国际诗歌大赛等一大批文化品牌项目持续推进,文学、书画、摄影等各类文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不断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强创新驱动,促赋能提升 让文化力量“直挂云帆济沧海” 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目前,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占全省1/10,被评为全国十大创客之城。从“鸡毛换糖”到“鸡毛飞上天”,创业创新已然成为义乌发展的“文化基因”。 2020年,首届全国高校动漫嘉年华在义乌国际电子竞技大赛上举行,这是组委会首次将电竞与动漫元素相结合,邀请了近30所高校电竞动漫社团参加,成为赛场上的亮点。目前,全国上下由县级城市主办的第三方国际级赛事,仅义乌IET一家。义乌倾力打造的IET品牌,曾连续3年入选省品牌赛事名录库。 发展至今,义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位已居全省第一方阵,入选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市”,培育规上文化企业189家。2022年,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36.6亿元,同比增长8.7%。文化的力量正全面融入义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多年来,我市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媒体深度融合的步伐不断推进。全媒体集约式采编播平台、多元化传播矩阵、“新闻+”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稳居全省县级市融媒体的第一方阵,获2022“美丽浙江”矩阵融合传播年度榜单“区县市融媒体贡献力排名”第一。 “非常方便,线上借书就跟加入购物车买东西一样。”读者杨玺可通过“图书一键借阅”平台借阅不少喜欢的书籍。2021年8月12日,市图书馆创新开发“图书馆+书店+软件+物流”的线上一键借阅平台,率先在全省通过“浙里办”推出馆藏图书及书店新书线上借阅。目前,累计访问量超48.26万人次,借还图书6820册次。 数字文化加速了文化产业的迭代升级,“家头条”“邻里帮”“文E家”等应用场景都已落地,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米”。 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成为全国首个文旅融合的国家级展会,今年4月,为期三天的展会共吸引采购商及观众10.3万人次。佛堂老街被评为省级文创街区,义乌入选首批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旅赋能的内生动力,促进义乌人民物质精神共同富裕。 怀人民之心,提服务效能 让文化生活“东方风来满眼春” 今年4月,吴晗史学馆开馆,不少游客慕名而至。这是一座国内一流多位一体的专题文化研学展示馆,设置了六个单元、八个专项展览主题,全方位展示了吴晗的相关成就,并成功入选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名录。 这是义乌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义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义乌大地的各个角落扎下根系、开花结果。 眺望义乌,优质城市文化地标不断增多。佛堂古镇、鸡鸣阁等成为新晋文旅打卡热点,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等项目相继建成,新的博物馆、美术馆、义乌大剧院相继建成,其中图书馆、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 167个悦读吧、396个文化礼堂、17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每年送电影下乡6000场……在义乌,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并创建成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望道展示馆、雪峰文学馆等红色文化阵地都已投用,全长88公里的“真理味道 信仰之源”红色文化长廊义乌示范带吸引研学参观人次超百万。 深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是实现文化惠民“零距离”的必由之路。义乌大力实施民生实事“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项目,吸纳社会力量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定期组织爱上阅读、艺术曲艺、非遗手作等系列课程及“阳光少年”体育活动。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授课地点遍布文化馆、图书馆和14个镇(街道),保证“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本地居民子女和外来建设者子女共同享有公共文化服务,为百姓送上“最后一公里”的文化大餐。 义乌市文化艺术节、商城文艺大观园、江滨之夜、我们的节日、文艺赋美、艺术乡建等一系列文化惠民项目为幸福生活“加码”,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将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 这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这是一方实现梦想的沃土。 以文化人,德泽四方。薪火相传,弦歌不绝。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的先进文化,以真理味道、信仰之源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忠、孝、勇、义为精髓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义乌精神为底色的创新创业文化,以融合文明互学互鉴为特色的丝路文化,将不断走向繁荣。 不忘本来、开辟未来。义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金华义乌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牢记嘱托,扛旗争先,持续擦亮“义乌发展经验”金名片,加快建设多元融合的文化枢纽,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义乌样板注入强大文化力量,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
GMT+8, 2024-11-9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