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义乌港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一排排新能源汽车整齐停放,场面十分壮观,随着义乌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把新能源汽车开进集装箱,固定、绑扎、断电一套流程科学严谨,浙江海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入箱检查。当天,由义乌乐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代理出口的9辆新能源汽车,从装箱到港口上船全过程“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从内陆集货到装船出港只需两天。 “这一次我们提供的海事前移服务,让原本需要在宁波港完成的新能源汽车装箱、海事查验等流程,提前至义乌港。”海事执法人员陈磊告诉记者,过去义乌汽车海运出口物流时间比较长,新能源汽车在义乌首次集货后,需要经过运输、二次集货、短驳、装箱、申报、查验等环节才能正式装船出海,在上述环节中如果存在安全问题,需重新开箱整改,影响出口时效。浙江海事部门通过“前移服务”的形式,归并新能源汽车装箱和海事查验环节,让义乌港新能源汽车集装箱海运出口省去二次集货、短驳、查验等环节,实现从义乌装箱到宁波出海“一箱到底”,平均为每个集装箱节约物流等相关成本千余元。 今年5月,为推动提升内陆拟海运货物的交通物流整体效能,服务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高效海运,海事部门创新工作机制,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对浙江内陆拟海运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采取集装箱装箱、海事安全指导一体化。驻点义乌至今,累计为19批次新能源汽车外销出海提供便利。 作为外贸大市,义乌的商品结构近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大”的商品越来越多,价值越来越高,对相关的出口、海运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在扩大。2023年,义乌落地二手车出口服务专区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外销已经成为当地汽车出口产业的新增长点。 “国产新能源车在国外很受欢迎,需求也十分旺盛,这次共有3个集装箱9辆车出口到埃塞俄比亚和亚美尼亚。”义乌乐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正菲表示,海事部门把海运安全指导服务前移到了集装箱新能源汽车运输的源头,大大缩短了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周期,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 |
GMT+8, 2025-1-13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