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芝玲,出生于1963年,佛堂镇杨宅人。我是第五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农村土布,深受青睐。 据《义乌县志》记载,丝布、棉布、麻布、绢、绸、枲、帨等生产,在当时的义乌已初具规模。义乌传统纺织业发展壮大,带动了民间纺织产业链的形成,涌现出许多民间织布的手艺人。其中,义南一带比较集中,至今尚有不少农户保存着传统木结构纺车、织布机等用具。 我自小生长在农村,幼时便跟随外祖母和母亲纺纱织布,对织机有着特殊而深沉的感情。土布对我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方面,我对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十分珍惜;另一方面,我对传承工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为补贴家用,我在幼时便从母亲那学会了制作土布的全套流程。多年来,我每天都习惯坐在织机前织一会儿布,织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我不仅继承了母亲的纺织技艺,更致力于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 一丝一缕间饱含深情,灵感在穿梭的织线中迸发。做手工时,我的神经时刻紧绷着。因为我从不画图纸,所有的设计稿与思路都在脑中自然生成与梳理,对于制作出的效果也是未知,所以每当客人拍摄我的作品时,我都倍感幸福。 下乡串户时,我还喜欢搜集、收藏农村土布。农妇愿意转让的,我就收下来;对于一些舍不得卖的,我就与人商量,拍张照片存个样子。这些年,我搜集了踏花布、芦花布、格子布、扛纱芦席布等各种款式的土布达上千件,也成了农村土布的收藏达人。 如今,随着我的年龄渐长,乡亲们都喜欢称呼我一声“杨姐”。当政府把土布作为非遗项目并要求重点保护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希望,自己能为非遗传承尽一份力。尽管贡献不多,我仍然会尽己所能,坚持“守艺人”的初心。 土布虽然接地气,广泛见于农家,但技艺并不简单。传统土布纺织集绞棉、纺纱、织布、染色、裁剪等工艺为一体。织土布分为平板织、色织两类。传统土布纺织技艺从采棉到上机织布,要经过纺纱、卷纱、浆纱、经布、织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 纺纱、卷纱、浆纱,是土布制作的开始阶段。首先,将去籽后的棉絮系在纺车锭上,通过左手捻棉絮和右手摇转纺车轮,将扯出的棉絮绞紧成纱。当锭子上的线团不能再缠绕纱线时,需要将纱从锭子上取下并卷好扎成一束待用。之后,把所需的棉纱放在稀浆糊水中蒸煮、捂醒、晒干,最后绕到线圈架上。 然后就是经布,把做经纱的纱套在拨货上用调头卷到纱籰上,再按顺序摆在经梯脚边。拉出纱头分别穿过经梯顶端的小孔,把所有纱头拧成一束,并准备两根小木棒垂直插入底座中,按所需的长度把经纱绕在其中一根木棒上,再返回,沿经梯由下而上反复地绕,与所要织的布宽度相同。然后把木棒上的经纱转套在另一根木棒上,缚在织布机的卷轴上,将经纱另一头拉出来,拉紧,用梳子从卷轴边开始,逐条梳理平直,再把经纱逐条穿过筘眼,穿好后再用两面枃分别把经纱钩着分成两面。 织布阶段包括做好纬的准备,把做纬的纱套在拨货上,再把纱头系在纬管上,将纬管系于锭上,摇动纺车,使纱绕在纬管上。待绕成与木梭的空间差不多大小,形似橄榄的纱团后,就可以开始织布了。织布者坐在织布机的尾端,双脚踏在踏脚板上,一手拿木梭,一手拿筘框。通过手推筘框和脚踩踏板,经纱便分成上下两面自成一个空间。之后手把木梭从筘的一边推进,使木梭沿着经纱的空间溜到另一边,把筘框用力一拉,便织就第一条纬。紧接着换另一侧手和脚,将木梭反向推进,筘框一拉,第二条纬就织上了。 如此来回往复、交替操作,布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织成了。从棉纱到土布,织机变幻了一个个美丽的身影。但始终不变的,仍然是我的那套工艺、那颗初心。谈及土布传承,我觉得用一句十字箴言来概括最为合适,那就是“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以格纹布为例,这些格子虽然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它们都蕴含着千变万化的技法。它们的颜色搭配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有些放到今天也仍有余味,不觉其老。千年格子,万年条纹,永远的经典。人类祖先这么璀璨的文明留下来,我一定会坚持地传承下去,也希望后人一定要珍惜。土布纺织的载体是老的,但它蕴含的文化与审美至今仍有价值。 2013年,我听闻佛堂老街开发,便扎根佛堂老街开起了“吉颜绸庄”。我是土生土长的佛堂人,在家乡土地上做感兴趣的事,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传承保护传统土布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更多人爱上土布、重视土布、保护土布。 现在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很少穿土布衣裳,纺纱织布也渐渐退出日常生产生活。如今,我的“吉颜绸庄”里,大多是用土布制作的各种生活用品,如背包、时尚挂件等,还有用传统材质制作成的现代服饰,广受消费者欢迎。 土布所织产品,吸汗透气,不起皱、不卷边、不起球,不掉色、无过敏、无静电。这些年,我的作品常常漂洋过海,到西班牙、美国、德国等国家。在义乌,也有许多外国友人一进店便挪不开眼,对土布产品甚是喜爱。很多外国人,还想学这门手艺。文化没有国界,我与一代代土布手艺人一直在路上。 开发土布文化,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与传承。在佛堂老街开店,经常会有小镇姑娘上门前来取经学习,我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地为其指点纺织诀窍。我的店里,也常常有全国各地的顾客慕名而来。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对住在义乌的新疆母女来佛堂老街游玩,向来对传统手工感兴趣的两人一下被我的手艺“惊艳”,且深深着迷。自那以后,这个小女孩便隔三岔五跑过来,一待就是一整天。年轻人如此热爱传统文化,让我很是欣慰。 在义乌,“压箱土布”还是姑娘的嫁妆,这个习俗流传至今。正如一首诗中描述的,“经经纬纬你是那样纤细,匹匹段段你是那样亮丽,奶奶在纺车上转出了你,妈妈在布机上织出了你,姑娘的嫁妆少不了你,日常穿戴离不开你,想起家乡就想起你……”压箱土布,牵出对母亲的感恩情,对家乡的思念情,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恋旧情。 土布在义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积淀,一种文化遗产,意义已远远超过实用性。我相信义乌传统土布纺织技艺会代代相传,将成为乡村传统文化中的“奇葩”,绽放出新光彩。 口述人:杨芝玲,1963年生,佛堂镇杨宅人,第五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GMT+8, 2024-9-11 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