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网络新闻 查看内容

让文明乡风 扎根村民心中

2025-3-26 08:51

摘要: 在山区赤岸镇,一场文化变革正在村落间悄然发生。当许多地方仍在为天价彩礼、攀比丧葬而困扰时,这座千年古镇用文化礼堂里的婚宴炊烟,勾勒出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动人图景。这里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有金婚老人携手走过的 ...

在山区赤岸镇,一场文化变革正在村落间悄然发生。当许多地方仍在为天价彩礼、攀比丧葬而困扰时,这座千年古镇用文化礼堂里的婚宴炊烟,勾勒出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动人图景。这里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有金婚老人携手走过的岁月见证;不见铺张浪费的宴席,但闻邻里乡亲的欢声笑语,深深根植于村民心中的文明新风铸起了文明有礼的精神家园。

走访中发现,在赤岸镇不少文化礼堂里,传统建筑形制与现代文明理念实现了奇妙融合。飞檐翘角的古戏台上,演绎的不再是陈规陋习,而是新时代的文明公约。这些由宗祠、书院改造而来的公共空间,既保留了乡土记忆的基因密码,又注入了移风易俗的时代精神。各村还根据自身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礼堂活动,金婚老人集体婚礼上,白发夫妇的相濡以沫胜过万千说教;乡厨大赛中,老师傅们用传统技艺创新健康食谱,传统八仙桌摆上公筷公勺,古老戏台演绎垃圾分类小品,祠堂楹联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文化融合智慧,使移风易俗既不失乡土本色,又充满时代气息,这些“示范效应”,让文明新规不再是冰冷的禁令,而是可感可学的身边榜样,真正实现了“老传统”与“新文明”的和谐共生。

还值得一提的是,赤岸镇劲吹文明新风的主要“力量”之一来自政策引导与群众参与的有机统一。笔者了解到,赤岸镇政府通过制定宴席标准、培训乡厨队伍搭建制度框架,村民则通过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实现自治管理。这种"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治理模式,既避免了运动式文明创建的弊端,又激发了民间智慧的能量。我们注意到,红白喜事节省下来的大批资金转化为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当村民在文化礼堂学习政策、讨论村务时,当垃圾分类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当“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内化为道德准则,公共空间自然成为培育公民意识的摇篮。这种物质精神的双向赋能,让移风易俗获得了持久生命力。

赤岸镇的实践告诉我们,乡风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破旧立新,而是需要在文化传承中创新,在制度建设中浸润,在群众参与中深化。当文化礼堂的炊烟升起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简朴的宴席,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新时代文明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扎根乡土、扎根村民心中的文明实践,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深沉的文化力量,绽放出新时代精神文明之花。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乌网

GMT+8, 2025-5-1 19: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