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城市道路上,有人骑着电动自行车“嗖”地窜过红灯;有人一手扶着车把一手刷着手机在车流中蛇形穿梭;有人载着一袋袋蔬菜在机动车道上悠然前行……这样的骑行场景,相信每位市民都不陌生。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率的升高,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违法骑行、不文明骑行,更暴露出一些交通参与者规则意识的缺失和对生命的漠视。 安全骑行、文明骑行,事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城市交通的有序和畅通。骑车上路,每个人得先系好“思想安全带”,别总想着“路口没车闯个红灯没事”“没看到交警就不戴头盔”。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对不戴头盔、逆行、超载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探索“执法+信用+智慧监管”机制,如将多次违法骑行者纳入个人信用档案;建设智慧监管系统,安装更多AI视频监控装置,自动识别逆行、占道等行为。 此外,各单位、社区要持续加强电动自行车文明骑行宣传教育,组织带头践行文明交通,学校、家庭也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安全文明骑行的教育与监管。通过构建“法律约束+科技支撑+社会协同”的治理框架,实现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 说到底,道路安全是全体交通参与者共同谱写的“协奏曲”。当快递站点不再用“超时罚款”逼出“飞车侠”,当每个路口都有红马甲志愿者不停地进行文明劝导,当父母教会孩子“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时,不文明骑行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少。而这,需要所有人遵规守纪,用真心守护,用行动诠释,用文明点亮。 |
GMT+8, 2025-5-13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