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高热惊厥
小儿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抽动,伴意识障碍,为儿科常见急症。约40-50%的小儿至少发生过一次惊厥,5岁以下尤为多见。 症状表现 小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常见,发作之前有发热,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在38、5℃-40℃之间,惊厥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同时伴意识丧失。最初患者呼吸暂停而有青紫,随后呼吸逐渐恢复,伴口吐白沫唾液。发作持续1-3分钟,苏醒后头痛、乏力。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生命危险。因此,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应积极作好防护,避免发作。 居家护理要点 1、控制发热当小儿呼吸道感染并有38、5℃以上发热时,除针对原发病予以对因治疗,如抗生素,抗病素药外,还要积极控制发热。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以内。 具体方法:用纯棉毛巾轻擦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体表有大血管处,擦至皮肤发红,时间为15—20分钟。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以防止不良反应。如果体温仍未下降,可在头部放置冰袋或配合药物降温,如肌注安痛定等。 2、加强护理5岁以下小儿体温超过38、5℃时,最好住院治疗,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在护理上应做到: ①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父母不要搂抱或晃动患儿; ②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护理和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敏捷,避免刺激患儿; ④给予清淡饮食,补充营养,专人护理,防止患儿坠床或碰伤。 预防方法 预防复发小儿惊厥有复发倾向,因而当惊厥发作停止后仍应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再次复发。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遇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增添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惊厥史的患儿要早作预防,早治疗,避免惊厥复发。 NO.7 脑膜炎
脑膜炎是小孩中枢神经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由于脑膜炎的症状有时难与上呼吸道感染作区分,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而其中细菌性脑膜炎常造成合并症甚至会危及生命,故特别需要父母的重视及关心。 症状表现 儿童时期起病急,高热可达39℃以上,小儿常诉剧烈头痛,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起病时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抽风,昏迷。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风及昏迷。如果未及时治疗,病情进展,小儿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小儿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医学上称角弓反张。小儿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部分小儿皮肤有出血点。 较小的病儿由于囟门还没有闭合,骨缝可以裂开,所以症状出现晚,先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症状,以后出现嗜睡、烦躁、易受惊吓、尖声哭叫、眼球固定,有时用手打头,摇头,往往到出现惊厥时才引起父母注意。 居家护理要点 如果你的婴幼儿或孩子有上述的症状,要立刻去找医生,或者是马上送孩子去医院急诊室求助,切勿拖延。如果医生怀疑孩子罹患了脑膜炎,可能会叫孩子住院,会对孩子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如果感染是属于细菌性的,医生会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这种疾病通常会自动痊愈。 |
GMT+8, 2025-7-7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