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孩子这些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2011-9-21 16:28

摘要: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父母,越能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就越能使自己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父母,越能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就越能使自己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然而,平时,孩子们的一些做法,需要父母俯低视角细心的体会。

\

      一、追求完美不是笨

      生活镜像:

      妈妈叫乔乔把小凳子搬来,乔乔走向凳子准备搬,这时姥姥拿起凳子,递给乔乔,乔乔大叫着:"不是这样的。"他把凳子放回原来的地方,再搬起来。姥姥笑到:“这孩子可真笨。”

      专家分析:

      乔乔不是笨,而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完美敏感期”,即做事情讲究完整性。在他们的设想中,事情应该是这样办,一旦他们设想好的东西被打断,便不愿接受。这是他们从初步建立计划做事的意识,到掌握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过渡。这时家长在给予必要的指导时,不妨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宽容一些。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二、实施破坏不是错

      生活镜像:

      洲洲常常损坏家里的物品,撕毁过爸爸的稿纸,拆散过妈妈的化妆盒,自己的玩具也往往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父母对洲洲大声地指责,试图阻止他这样的行为。

      专家分析:

      其实,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孩子的智力发育,需要不断地信息刺激,他们四处探寻各种事物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从****的角度看,他是毁坏了一件物品,而实际上孩子从中调动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轻易阻止孩子的探索过程。对的确不能让孩子尝试的事情,也要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并找出替代的事情给孩子做。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一站式”打通城乡供销互助路径  上溪与稠城携手共创党建联建新模式 竹板一打声声响 消防安全听我讲 义乌消防有支“快板宣传队”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义乌网

GMT+8, 2025-7-7 14: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