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防不胜防?很多人的观点认为心脏性猝死是无法预料、无法避免的。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医学的角度看,大部分心脏性猝死也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调查发现,大部分发生猝死的患者都有前驱症状,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有心脏病病史。有四分之一的猝死病人在死亡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过度疲劳感或呼吸困难;症状平均在猝死前2个小时就会出现。这里值得重视的是胸痛,尤其是较剧烈、不能缓解的疼痛,常常伴有出汗,有的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中青年人发生的这种胸痛最容易发生心跳骤停。因此,当遇到这些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时,不能凭自己平素身体强壮而硬撑。只要我们重视心脏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疗,就会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其中很多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 还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约90%的心脏性猝死。 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饮食习惯尤其重要。我们常常提倡的高纤维、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的发生。所谓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是指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谷类,食用适量鱼类、肉类、鸡鸭和乳类产品,用餐时喝点葡萄酒,食用油以菜籽油和橄榄油为主。雅典大学研究人员对10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以了解地中海式饮食习惯与心脏病复发之间的关系。这些患者曾出现心脏病发作或胸口疼痛等症状,其中近半数的人在首次因心脏病入院治疗后的两年内,出现了病情复发现象。研究结果发现,与最不严格遵守地中海式饮食习惯的人相比,最严格遵守这一饮食习惯的人心脏病的复发几率大大降低,即在首次心脏病发作的第一个月之内,后者心脏病复发的几率低31%;在两年之内,复发几率低近40%。 在生活方式中,运动同样很重要。规律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减少心脏性猝死,还可以减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推荐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不宜过分剧烈。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也推荐及时到医院就诊,做个心脏的“深度体检”,如运动负荷心电图、spect、CTA、心脏彩超等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心脏问题。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常常难以避免,但是只要有效控制,心脏的严重问题大多可以避免。由于中年人的冠心病常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其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上一个狭窄不是很重的斑块发生破裂继而引起血栓所致,所以平常保护血管的药物就尤其重要。 |
GMT+8, 2025-5-2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