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鼓励宝宝与他人进行交往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尽量习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可以经常带他去串门,或者去公园,但家长要充满爱心,使他有安全感。平时不能用某些事物恐吓宝宝,比如“再不好好睡觉,大老虎就来了“,或者宝宝每做一件事,家长必定先“提醒“宝宝“那可危险“等等。 在生活中,鼓励宝宝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提供与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机会。当宝宝一天天长大,要去面对令他困惑的新情境时,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宝宝知道,一切都是有趣的,一切都是友好的,只需要让宝宝拿出更多的好奇和勇气来面对。当宝宝面对生人时,当宝宝主动结识小朋友时,要表扬他、夸奖他,让他感到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胆怯的宝宝一般都不愿意与别人主动交往,下面这两个技巧可以提供帮助: 从小范围活动开始 邀请一、两个孩子到家里来玩,在自己家里宝宝会感到安全。可以玩有组织的游戏,每个孩子都要轮到。家长要在旁边,不要走远,如果宝宝想靠在家长身上,就让他靠。家长要安排,但不要给他压力。 家长也可以利用宝宝的特殊兴趣来鼓励他参与活动,这样可以消除宝宝的紧张不安。如果宝宝对画画有特殊的兴趣,那么家长就可以帮他邀请一些小朋友,在家里或小区的草地上画画,宝宝在这样的小团体里,就能有兴致,而且十分自如地表现自己。久而久之,与人交往的愿望逐渐加强起来。 与小一些的宝宝玩耍 多和比自己孩子年龄小的宝宝一起玩,也是行之有效的良方。这样可以给宝宝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和取得成功的机会,年龄小的孩子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家长在此时应多给宝宝创造有利条件,表扬宝宝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时间长了,宝宝就会慢慢地解除心理障碍,日渐大胆甚至可能从容不迫地待人处事了。 3.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宝宝的表现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融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可以用游戏的口吻鼓励宝宝在家里进行各种表演。
首先让宝宝表演给父母看,这样他不会感到羞怯。宝宝表演的节目可以是他喜欢和熟悉的任何题材,如一段儿歌、一首唐诗、一段舞蹈等。父母要加以表扬、鼓励,增加宝宝的自信心。 进一步就可以布置“场景“,让宝宝对“观众“进行表演。这些“观众“可以用洋娃娃、小熊、小狗坐在凳子上来代替,让宝宝假想它们是真正的观众,自己正在舞台上单独表演。当然这些观众里面也包括父母。父母尽量要求宝宝认真地表演,以获得“观众“的掌声。每当宝宝表演完毕,父母就代表所有的“观众“给宝宝鼓掌。宝宝可以与这些观众握握手,然后谢礼,闭幕,就象在真正的舞台上一样。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要像真的观众一样。 最后,逐渐扩大观众的阵容,让宝宝和其他小朋友轮流表演,时间长了,就会锻炼出宝宝的表现力。表现力强的孩子是培养出来的。 4.正确对待宝宝的退缩行为 当发现宝宝有退缩行为时,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际的孩子比较,要体谅他的心情;不可由于心急而粗暴对待,这样会使宝宝更加恐惧,更不敢与人接触,尤其不能当着外人说“我这孩子就是胆小“,要积极强化宝宝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宝宝千方百计克服所遇到的困难;但也不能溺爱,以免宝宝从心理上更加依赖父母,而是要以亲切的态度,诱导并鼓励宝宝克服心理上的缺陷,去与周围环境及人接触。拓展宝宝表现力的方法很多,但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会吓着宝宝,使他又重新缩回到“壳“里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胆小的宝宝出“壳“的唯一方法是锻炼。 实践案例: 女儿璐璐4岁了,比同龄孩子高出大半个头。可是,她的胆量却与身高不成正比。每次在公众场合、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她的声音就会轻得跟蚊子哼似的。
老师给她的评语也经常是:“要是胆子再大点就好了。” 我和丈夫商量,女儿这“胆小病”还得“内外兼治”。 内,就是要帮助她树立自信心。璐璐从小喜欢绘画和剪纸,过去我常给她做演示,时间久了,她逐渐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一拿起笔就喊“妈妈,你帮我画”,或者干脆把手工作业往我手里一塞:“还是你做得好!”现在,我开始大胆放手,鼓励璐璐自己作画。有时她信手涂鸦的线条,只要她能自圆其说,我便会大加赞赏。简单的剪纸、制作,我故意做错让她来纠正。这样,在接连尝了几次胜利的“果实”后,璐璐慢慢对自己有信心了,做起其他事情来也大胆多了。 外,就是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家庭以外的交往环境。每逢双休日,我和丈夫就带璐璐去公园、娱乐场、商场逛逛。长假时,我们还会经常安排一些短途旅行。在这些场合中,我们教她如何与别人打招呼。从起初的怕羞胆怯到小声应答到主动打招呼,再到后来能与陌生孩子交往,璐璐渐渐有了进步。 |
GMT+8, 2025-7-7 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