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活在义乌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有“全球最大的超市”,有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而在义乌市场,有这样一群80后、90后,他们认为:作为义乌市场形象的“代言人”——市场解说员。能够用自己最靓丽的青春服务市场,更感幸福。 日前,一场集中展现市场解说员风采的技能比武大赛在国际商贸城举行。 在比武现场,每名解说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比创意、比亲和力、比形象,不但要讲述自编的导游词,还要回答现场提问,精彩纷呈…… 经营户二代:爱市场,当上解说员 作为市场解说员,他们面对的是来义乌参观的各级领导、外宾,还有一批又一批的旅游团队,因此,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导游基本功,要能说会道,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外形,年龄和文凭也都有严格的限制。 楼丽霞是2009年初走上市场解说员岗位的。楼丽霞说,和许多同事一样,自己的父母都是市场经营户,从篁园路的市场,到宾王市场再到现在的国际商贸城,与义乌市场荣辱与共20多个年头。自己作为市场经营户的第二代,也深受父辈们的影响,对义乌市场怀有很深的情感。因此,现在身居能为义乌市场出力的岗位,正是自己的光荣梦想。 不过,楼丽霞最初接触这个岗位时,觉得很不适应。给市场参观者及游客团队讲解,一开始还觉得新鲜,但天天走着同样的线路,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许多解说员都经历过这样的“职业枯燥期”,而一些大学所学专业跟解说毫不相干的解说员,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虽然出现差错在所难免,但我们这里氛围很好,大家都善于总结经验,尽量避免下次重犯。”楼丽霞说,“作为解说员,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有一次,因为对参观线路不够熟悉,她居然把来参观市场的领导们带到了窄道上和“死胡同”!莫慌,显示解说员应变能力的时候来了——“刚才我们所讲的商品,在这些小通道上就能找到,大家不妨看看”,轻轻一句话就将失误带了过去。 为了提高解说员的素质,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考核——展览讲解员资格认定考试,做到持证上岗。 灿烂青春,与市场共成长 要当好解说员不容易,不但要把义乌市场的发展历史铭记在心,对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同时,对接待的领导背景也要迅速了解、记牢,甚至要预想一下哪里的领导会关心哪些问题。 在实际解说中,还要学会察言观色。领导把目光停留在哪类商品上,解说员就得多讲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产品来自哪里?该行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市场上的分布情况等。要掌握这些情况,他们平时就要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国际商贸城旅游购物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约20名解说员,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工作中你追我赶的氛围很浓。比如解说员中除了普通话解说员,还有一些是专职的英语、日语、韩语等外语解说员。有时外宾参观团队较多,专职的解说员不够用,其他解说员就必须顶上来。解说员蒋超说,虽然她不是外文解说员,但被临时拉去“顶岗”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而且都圆满完成了解说任务。 据统计,仅2011年,义乌市场解说员就为2654批共3.4万多宾客义务讲解,其中省部级领导86批共1704人,境外132批2000多人。 一名解说员就是一张名片 “培养、选拔、建设一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优秀解说员队伍,对于打造义乌市场品牌,推动义乌购物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陈明感叹道,“首先他爱这个地方,才能发自内心,把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这些年轻的解说员,正是怀有这种理想,把自己的青春与理想融进市场,将自己当做一张最靓丽的名片,让义乌成为了广大中外游客心中“在一生中不能不去的地方”。 |
GMT+8, 2025-5-10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