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奖赏教育滥用容易惯坏孩子

2012-1-30 10:12

摘要: 受赏识教育的影响,现在许多的父母都懂得夸奖、赞美孩子,但是盲目地、过度地奖赏会惯坏孩子,请一定要警惕。

如何面对孩子不良行为?

小故事2:

妞妞5岁了,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去外面餐厅和亲戚一起吃饭。饭菜上来的时候,因为还有一位重要来宾没到,大家都没吃,等待人到齐了一起用餐。妞妞看着桌上的白灼虾很想吃,就对妈妈说:“我想吃虾,妈妈你给我剥虾仁。”妈妈说:“等一下,我们和大家一起吃。”妞妞顿时大哭起来,奶奶赶紧说:“让孩子吃吧!别等了。”这个时候,妞妞的妈妈有两种选择,但是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

选择一:妈妈为了不让妞妞哭,就答应妞妞,给她吃虾。但是这样做,今后妞妞很可能还会采取类似的做法来达到目的。久而久之养成任性的习惯。

选择二:妈妈温和但是坚定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吃,但是我们要等客人到齐后一起吃。”如果妞妞还是继续哭,妈妈可以让她哭一会,如果不想影响别人,也可以带她出去,让她在外面哭够了再回去。孩子的哭泣,是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做法,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她将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哭泣之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比如用语言表达。

任性的孩子,在父母连续不断地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后,会变得相当有能量、很熟练很有效地控制父母,为了随心所欲达到目的,可能会无休止地喊叫、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只有当她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会停止这些给别人带来紧张和烦恼的做法。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应对,不要为了让自己图一时清净、一见到孩子发脾气就给予满足,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做法,就是打孩子。打孩子不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让不好的情绪越来越多,而且,孩子还会和父母学会以暴制暴,不会通过思考和用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

避免奖励错误的一个有效做法

下面介绍一个避免奖励错误的有效做法,这个做法被心理学家称为“故意忽视”,适用于学龄前孩子发脾气。这一做法的含义是,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父母不去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把注意力转向别处。比如孩子趴在地上大声哭闹的时候,妈妈在旁边整理书架,做出不关注孩子的姿态。这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哭闹和发脾气引起父母的注意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孩子发脾气时,如果父母加以责备或者给予关注,就可能在无意中起到奖励这种不良行为的作用。这个时候,可以转过身去,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如果孩子是在安全的地方,也可以离开房间,直到孩子停止发脾气。此时父母不要和孩子解释、责备,也不用显出很生气的样子。但是,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停止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充分的关注。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6 05: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