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这些行为会夺走孩子的幸福感

2012-2-10 14:17

摘要: 在许多妈妈的眼里,现在的孩子幸福得不得了。可是,现在的孩子们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吗?

让孩子获得幸福的条件

  王书荃老师是幼教专家,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她说,孩子获得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让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二是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信。而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都和妈妈有重要的联系。

  幸福的获得源于安全感

  案例:闷闷不乐的柔柔

  4岁的柔柔,发育状况很好,家境优越,父母也很疼她,但她却整日闷闷不乐。而且她一上幼儿园就生病,还表现得孤独、不合群,其他小朋友在做游戏,柔柔却心不在焉地在一边翻画报。

  专家分析:安全感缺失令孩子难以获得幸福

  王老师了解到,柔柔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因为一些原因情绪很低落,导致对孩子关怀照料不足,让孩子的安全感未得到满足。威廉·布卢姆在《安全的感觉》一书中讲到:“安全感是个人健康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安全感,你必会有意无意的神经紧张,而你正在进行的行为会受到‘劫持’。缺乏安全感,人和谐成长就没有能量,由于陷入了无休止的紧张,由于你得保持进攻或防卫姿态,你渐渐已将精力耗光。”这样自然难以获得幸福。

  儿时对于安全感的体验,也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婚恋关系。安全感充足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强,与人交往时总能表现出开朗自信的一面,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做成想做的事,获得内心的幸福。反之,妈妈没有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从未通过视线、动作和深情的话语等方式来向孩子传达爱,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难以使孩子感觉与获得幸福。

  专家建议:妈妈发自内心的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第一,妈妈要发自内心地爱孩子,无论孩子长什么样,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从心里爱孩子。但是每个人对给孩子的爱的理解不一样,比如有的人认为给孩子爱就是给孩子买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这也是爱孩子,但这不是真正地爱孩子,这是把孩子作为一种炫耀的东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第二,妈妈要用温柔的眼睛看着孩子、要用真诚的内心去拥抱孩子,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孩子随时在寻求一种安全感,妈妈应在孩子苦恼的时候也这样温柔地看着孩子,让他心里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幸福的获得源于自信

  案例:感觉幸福的小涛

  在家里,爸爸看到小涛在研究一个新的玩具,紧皱着眉头,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于是走过去问:“小涛,有什么问题需要爸爸帮忙吗?”谁知小家伙儿抬起头一脸自信地说:“不用,我一个人能行。”

  有一次,妈妈和小涛经过肯德基门口,那里在举行小朋友跳操的活动,当主持人问道:“哪个小朋友想上来试一试?”小涛不用妈妈提醒,第一个举起了手,跳上了台,自信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每天睡觉前当妈妈问小涛一天过得怎么样时,小涛总会一脸灿烂地回答:“妈妈,我今天过得很幸福。”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5 23: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