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用能监管网络实现立体化 实现能源利用状况实时监控

2012-7-16 09:31

摘要: 如何加强用能监管?义务市通过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能源监督管理网络,有效地强化了能源监察执法、依法用能监督和重点用能单位岗位管理。 堵疏结合 针对能源执法具有节能主体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节能法规执行的技 ...

    如何加强用能监管?义务市通过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能源监督管理网络,有效地强化了能源监察执法、依法用能监督和重点用能单位岗位管理。

堵疏结合

针对能源执法具有节能主体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节能法规执行的技术性等特点,义乌重点加强了事前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先晓之以理,再授之以渔达到防患于未然、事半功倍的效果。“十一五”以来,义乌每年对能耗1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节能成果宣传、发放技能法规宣传资料、发布《节能倡议书》、举办能源监察法律技术知识竞赛等方式连续进行节能宣传。在此期间,义乌制作发放的节能温馨提示牌达15000块,宣传卡片10000盒。同时,层层落实各镇街、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责任考核和奖惩制度,全面提升了全市企业和机关的自觉节能意识。

节能监测监察与宣传教育双管齐下,使之能够做到知法、懂法,从而达到守法、护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义乌开展了三年一轮的能源监察,重点对其节能管理、计量、统计、技改、设备能效和目标完成等内容进行现场核实,对违法用能情况和浪费能源行为分别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和进行教育指导,做到现场反馈监察意见、落实整改措施。目前为止,义乌已对100多家重点用能企业及30多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能源监察,并且提出500多条整改意见。

管放结合

义乌采用动态监测全市的能源利用状况,并建立了信息预警机制。省市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通运行和升级并网实现了对能源利用状况的实时监测、数据共享和动态分析。义乌指导年耗能1000吨和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注册入网工作,并通过网上直报企业能源数据,实时准确掌握面上的能源管理数据和能源消费波动情况。

重点管控节能关键环节,推进能源消费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加大专项监察力度,配合省能源监察总队专项监察小组,会同各镇街、供电及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皮革印染企业等单位能耗限额标准专项监察,对大型商场、家电市场和公共建筑开展了能源效率标识和空调温度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强化了三产用电监督。按有序用电方案执行企业错、避峰用电,核定基数并分解能源消费总量。同时联合供电局确保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有序和节约。按低于本地区、本行业平均单耗水平严格控制准入门槛,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实行淘汰落后用能。按规定关停了99家企业239台不并网500KW以上柴油发电机组,淘汰了粘土砖瓦窑、印染、水泥、造纸高耗能设备和生产线,倒逼产业优化升级。

软硬结合

在软件方面,义乌主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培养、聘任市级能源监察执法人员、镇街部门依法用能监督员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员,初步形成三级监管队伍网络。全市各镇街派备了能源统计人员,重点用能单位已有200多人进行了能管员岗位培训,提升业务素质,以达到群防群治、疏而不漏的目的。

在硬件方面,义乌主要搭建五个技术性平台。一是配置能效测试平台,采购必备的节能检测仪器和执法用车,开展重点用能企业的设备能效检测,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的省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现场调查、能效测试。义乌市专业资质单位出具了重点用能企业设备能效检测报告43份,累计检查测试156项技术指标。二是运行、维护能源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三是能源统计、计量基础管理平台。四是培育、规范节能技术服务平台和完善能效对标平台。五是完善能效对标平台,主要编制《义乌市产业能效指南(2011版)》,对照核查国家、省出台的能耗限额标准,形成相对完整并适合义乌产业特点的能效标准对照体系。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2 07: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