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经济疲软现象也从希腊、爱尔兰等财政脆弱的国家逐渐波及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经济总量居前的欧洲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北美、欧洲市场破产企业数量的激增。对此,义乌出口企业需要时时保持警惕,在交易过程中注意一些重要的“危险信号”,防止因遭遇对方破产而最终“血本无归”。
一周内就有3家出口企业报案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以前被视为信誉度高、风险较低的欧洲市场,如今也频现欠账不还的买家。破产企业的连锁破坏效应也直接影响到了义乌市场。仅9月的第一周,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就接到了3家企业因遭遇同一家意大利进口商破产而报案。该意大利进口商是1987年成立的服装零售企业,员工超过800人,旗下拥有4家子公司和多家分支机构,年销售额近2亿美元。但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元区国家消费能力下滑,该服装企业经营陷入危机,已于9月初申请破产。 “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接到的买家直接破产案件中,75%来自欧洲。”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义乌营销服务部负责人闭世伟表示,“该意大利服装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从去年开始就已经陷入了经营危机,中国信保已经给投保企业发布了风险预警信息。今年以来,该买家尝试转卖资产,但经过半年努力,仍然没有投资商愿意接手,最终导致破产。” 加强风险防范避免损失 因此,在应对此类买家破产危机时,闭世伟建议,义乌出口企业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加强风险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要完善贸易合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出口商应充分了解买家的经营状况,谨慎接单,并注重合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合同是确定出口商对买方债权的最重要依据,严谨的贸易合同至关重要。在合同中,除了尽可能完善“合同主体、货物种类、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及付款条件”等基本内容外,出口企业更要注意发现隐藏的危险条款,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合同条款。比如在合作的“蜜月期”达成“所有权保留条款”、“质量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增加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以加强合同履行的有效性。 其次,持续跟踪各主体的风险动向,建立风险跟踪机制。对于出口企业而言,要保障出口收汇安全,那么在日常业务中持续跟踪买家的风险动向就显得尤为必要。除了时刻关注买家的动态外,买家下游的收货人或关联公司的经营状况也要随时关注。出货前,除了尽可能地通过专业咨询机构了解和掌握其经营情况、资信及偿付能力,更要警惕相关的“危险信号”。如违背已有的付款承诺,或经常更换银行,或突然大额进货,改变付款方式等。 最后,出货后出口企业更要加强收汇跟踪,尤其是加大对逾期未收汇的收帐款的催收力度。千防万防之后,如果还是不幸中招,那么一旦收到破产法院的买家破产通知,则应及时通过专业渠道登记债权,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
GMT+8, 2025-7-12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