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检验检疫局深入监装现场,对26家集中监装单位开展风险排查,共发现3类风险隐患。
在现场排查过程中,该局发现部分出口商在监装组货单位装柜时,利用“瞒报”等方式将少量的玩具、电器等高风险敏感商品“夹带”出口,给输非商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少数组货单位在出口输非商品时,存在“逃漏检”行为,擅自将未经检验、监装的货物装箱出口,输非商品监管存在漏洞;少数输非商品在价格、品名等方面申报不规范。在输非商品核价过程中,该局发现部分组货单位为降低出口成本,对输非商品进行“高价低报”,其申报货值远低于实际货值。少数组货单位对输非商品的品名申报过于笼统,将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材质的商品笼统地归类于同一品名,涉嫌将风险等级较高的商品“蒙混过关”,影响了检验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为此,义乌检验检疫局加强对输非商品装运前检验现场的监管,加大对监装现场的巡查力度,对“瞒报”、“夹带”等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及时动态调整对不诚信企业的监管方式;综合运用“重点稽查”、“专项稽查”和“常规稽查”三种不同的方式,在辖区内开展稽查活动,严厉打击输非商品逃漏检行为。 |
GMT+8, 2025-5-15 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