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留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邓小耿、中山大学孙逸仙留念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邓跃飞
2月11日,神经外科邓跃飞医生在他的微博上写下:“返祖现象——人屁股后面长尾巴。今天上午在南院小儿科做的一台三月大婴儿骶椎裂兼并脊髓拴系(手术)……”小婴儿为什么会长尾巴?难道人类返祖了?记者来到医院一探究竟。
记者直击
“小猿人”尾巴长5-6厘米,根部有白斑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留念医院南院的儿科病房,记者看到小佳佳(化名)时,她正窝在奶奶怀里睡得香甜。除了屁股上长有一条五六厘米长的粉色小尾巴外,她长得和其他小孩并无两样。记者看到,小尾巴就像老鼠尾巴一样,柔软、没有骨头,但根部有些白斑。奶奶通知新快报记者,佳佳是今年6月份出生的,父母双方都很安康,家族里也没有畸形的先例。发现佳佳屁股上居然长了一条小尾巴后,全家人又惊又怕。当时奶奶曾想让接生的医生用绳子把佳佳的小尾巴结扎掉,但又担忧这么草率处置不妥。由于状况稀有,在佳佳出生第二天,该院的儿科专家便紧急会诊,小儿外科邓小耿主任倡议佳佳做脊柱MRI(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原来佳佳有隐性脊柱裂兼并脊髓拴系。由于当时“隐裂”的病症不是很明显,专家倡议先住院察看,等婴儿大一点再手术。
专家剖析
先天性隐性脊柱裂的发作率约为百分之十
“佳佳的状况其实是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但表现为长尾巴的状况较少见。”据邓小耿主任引见,支撑人体的脊柱是由26块脊椎骨衔接组成的,脊柱中央的管腔称为椎管,该管内包有脊膜、神经及脊髓等组织。假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椎管闭合不全,便构成脊柱裂。大部分的脊柱裂没有临床病症,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患而拍脊柱X射线片时才发现,属于隐性脊柱裂。“在正常人中,隐性脊柱裂患者达百分之十。”他说。专家引见说,“隐裂”还是有千丝万缕可寻的,在婴儿刚刚出生时应留意察看,隐性脊柱裂在背部虽没有包块突出,但病区皮肤上常有片状多毛区、色素冷静,以至腰骶部特别凹陷等,应该早作检查,目前最主要的检测伎俩为磁共振MRI。
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邓跃飞解释说,该患儿并没有兼并神经脊膜膨出,而是表皮长出长长的尾巴。隐性脊柱裂临床表现未发现有长尾巴的表现,兼并脊膜膨出的包块不能说成是尾巴,而长尾巴是人类返祖的表现——返祖是指有的生物体偶尔呈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例如人类偶尔会看到有短尾的孩子、长毛的人、多乳头的女子等等。遗传学家以为这些现象大多是由基因变异惹起的,普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有病症的“隐裂”早发现早手术
据专家引见,大部分的“隐裂”患者,由于无脊髓或神经根受累,可能长期无病症,普通不需求治疗,少部分有病症的患者则需求手术。“若"隐裂"兼并"脊髓拴系",无论有无病症都要尽早手术治疗,佳佳就是属于这种状况。”邓小耿主任说。他解释称,拴系,就是被拴住的意义。正常状况下,脊椎管的生长速度大于脊髓,因而脊髓下端相关于椎管下端逐步升高。但部分隐性脊柱裂患者的脊髓下端,由于纤维终丝的拉扯受制于椎管的末端,不能正常上升,位置低于正常,这就是脊髓拴系。
邓跃飞副主任进一步引见,这类疾病能够分红多种类型,治疗效果差别较大,单纯的终丝型和背侧型术后括约肌功用改善率能够抵达80%,而不可切除型则改善率很低。脊柱裂惹起脊髓拴系综合征者,皆适于手术,手术机遇以婴幼儿期为最佳时期,尽早手术治疗,松解黏连,才有治愈好转的希望。否则,病程愈长,神经损伤愈严重,治愈的希望愈小。只需手术解除脊髓拴系,才干取得治愈好转的机遇。手术主要目的是松解脊髓牵张以改善神经功用,需求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硬膜下脂肪瘤,剥离黏连的脊髓和神经根,切断增粗的终丝,充沛游离脊髓和神经根,充沛松解黏连,避免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佳佳已胜利完成手术,并切除了尾巴,术后一切正常,但细致其各方面功用能否跟正常婴儿一样,需求今后长期密切察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