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学龄前(3-6年) 查看内容

孩子面前 父母不该讲三句话

2012-12-20 10:56

摘要: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家庭冲突爆发时,父母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这句话来恐吓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实在无法忍受父 ...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家庭冲突爆发时,父母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这句话来恐吓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实在无法忍受父母的嘲讽被迫离家出走……
 
  其实,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想逼迫孩子就范。可父母的本意并不是当真如此,只不过想以早些结束这场口舌之争罢了。
 
  但是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干脆把心一横,走就走!结果“英雄”就这样产生了。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类似的话来要挟子女,逼迫其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即使孩子一时屈服了,也于事无补。
 
  “我没本事……”
 
  这句话是一些“混”得不好的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在和孩子交谈时把自卑感表露无遗,可是,这样做无疑很不妥当。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父母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父母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生活中,除了父母,孩子的姨妈、姑妈之类的亲戚最爱拿这话逗孩子了。可是专家表示:虽说是笑话,却也不能随便乱说。
 
  孩子不懂,如实回答了。招来一顿奚落,“我都给你买吃的了,还是你妈妈好?”孩子想想也是,她给我买吃的了,这是事实;妈妈好,这也是事实。怎么回答……
 
  然而,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聪明孩子很快就知道怎么回答,大人们爱听,而由此所导致的“副作用”便是:他知道大人爱听什么样的奉承话,反正哄着他们玩呗!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兴业社区举办财商体验营活动 我市第八届幼少儿舞蹈比赛落幕 “微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稠江街道社区创投“总动员”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抓好隐患排查不松懈 拧紧暑期交通安全弦 市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用

义乌网

GMT+8, 2025-7-5 10: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