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范围内投资项目实现从项目引进至投产全过程的代办服务,并建立了投资项目审批跟踪管理、评价考核、后备干部任兼职代办员等配套管理制度。在义乌,不少企业正在体验一项被称为“投资项目全程代办”的政府服务项目。该服务有效解决了投资项目审批难、审批烦、审批慢等问题,“省心、省力、高效、便捷”逐渐成为其“标签”。截至目前,我市已签约全程代办项目33个,其中产业项目22个,项目投资额超118亿元。 “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是我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也是“十项专项整治”成果的一个缩影。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十项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了上下联动责任机制、沟通协调服务机制、定期监督检查机制、考核问责机制等四项机制,突出整治工作效果,进一步转变广大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十项专项整治”包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遏制公权滥用、严控“三公”支出、整治衙门作风、“四破”专项整治、信访积案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等。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我市逐项列出目标要求、存在问题、具体措施、牵头和配合部门、进展情况等,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并定期召开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明确责任进行落实,对症下药进行整改。 如在遏制公权滥用中,细化了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楼堂馆所建设、开展办公用房清理回头看、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子项目。目前,“权力清单”已完成梳理汇总了47个部门5248项行政职权,并开展职权事项审核,进一步理清工作关系,确保权力清单事项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完成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录入汇总工作…… 据最新的工作通报反映,目前我市还存在有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效能低,第三方对中介机构信用征集不健全;部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整治不到位;部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存在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部分部门办事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相关方面正在进一步整改落实完善。 “我们把解决问题贯穿于专项整治工作始终。”市委活动办相关负责人说,对整治措施不实、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通过“点对点”知晓、专项通报等措施,督促其进行“补课”、“返工”,确保“十项专项整治”工作效果。 |
GMT+8, 2025-7-6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