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伯利亚传说--“菌类是森林的孩子”。据说,菌类在地球上已有4亿年的历史,它们生长在森林里,在阴暗的落叶下,腐烂的树木内,或土壤中。对于它复杂的结构,应该没有人会真正感兴趣,但不得不说,它们一生都是这样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生长的,只是子实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长出了地面,变成了我们能看到的所谓“蘑菇”。 在中国,最适合菌类生长的莫过于云南,云南有很多的热带雨林,而且海拔都比较高。这些热带雨林位于横断山脉以南,阻挡了北部冷空气的南下,同时比较靠近印度洋,能受到温润空气的影响。有了这些必要条件,足够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云南的菌类往往都长得特好,营养价值也特别高。 鸡枞菌 粤北地区也叫做夏至菇或夏至菌,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滋味都很鲜。 老人头 又名仙人头。老人头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松杉木、油杉等针叶林中阴湿疏松的地上,稀有阳光照射且有落叶覆盖的缓坡上更为常见。老人头菌肉质细腻糯滑,富有弹性,且滋味鲜美,可与鲍鱼媲美,故被誉为“植物鲍鱼”。 奶浆菌 生长环境需要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弄断它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香味浓郁,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抗逆能力,有非常好的通肠道功能,但不可一次过量食用。 牛肝菌 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极似牛肝而得名,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四大菌王”之一,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采集鲜菌烹调食用。图中为红牛肝,俗称见手青。 榆黄菌 又名金顶侧耳、玉皇蘑、金顶蘑,是木腐性食用菌。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广东等地。野生金顶侧耳以东北地区较多。秋季生于榆、栎等阔叶树的倒木、枯立木上。鲜菇质脆,味道甚好。 |
GMT+8, 2025-5-1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