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城市出现了出租车司机集体停运、上访等事件,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不便。不同城市出租车司机停运的理由大同小异——出租车公司收取的“份子钱”太高、“黑车”太多干扰客运市场、出租车管理混乱等。 除却前述因素,在义乌更让人关注的是:出租车行业“慢半拍”发展,7年时间没有新增一辆出租车,行业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出租车业务掌握在小部分企业手里,导致出租车行业封闭,出现垄断利润,形成特定利益群体。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是导致出租车行业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义乌出租车最主要的问题是,出租车行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商贸经济高度发达的义乌,出租车行业并没有遵循城市发展而发展。”长期从事出租车业管理工作的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2008年新增32辆出租车后的7年时间里,义乌至今没有新增过一辆出租车,直接导致现在市民出行打车难、针对出租车投诉多等问题。 出租车行业长期不增加运力,美其名曰为了规范和稳定出租车行业,其实谁都知道,新增出租车将会打破特定利益群体的垄断利润。 从当前市场的角度看,这个行业的利润相当可观。经相关部门正式审批,只要成立一个出租车公司,就拥有了每年向出租车收取“份子钱”的权利。不断扩张的市场巨大需求,让这块蛋糕变得越发香甜。 正因如此,义乌出租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常常体现在出租车拥有量上。出租车企业更多的是关注“份子钱”,很少在出租车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这从每次出租车招标竞争“白热化”程度上可见一斑。“这种弊病害人不浅。”一位出租车管理人员直言不讳地说,一些出租车公司只收费不管理,根本不履行其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黑车没有运营资格,却敢于冒着被相关部门处以巨额罚款的风险,在出租车市场“火中取栗”。为什么?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存在。这一方面不能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影响了正规出租车的利益,扰乱了整个出租车行业。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市民出行要求变化,市场呼唤个性化、多样化的出租车服务。 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改革的理由是,目前体制下,难以实现市场最优配置,难以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出租车行业改制,已经迫在眉睫,这早已被业界所认可。 业内人士建言: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更细化、更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开放出租车行业,以有利于义乌出租车行业统一管理、提升质量、快速发展。 |
GMT+8, 2025-7-24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