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亲子 幼儿期(1-3年) 查看内容

你会这样刺激幼童的对话吗?

2015-5-23 13:28

摘要: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同年龄的孩子,有的能言善辩,有的则口拙木呐,姑且不谈女孩语言能力普遍强于同龄男孩的问题,孩子“能说”很大程度上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看护人给予了大量的语言刺激,这也就是我们常 ...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同年龄的孩子,有的能言善辩,有的则口拙木呐,姑且不谈女孩语言能力普遍强于同龄男孩的问题,孩子“能说”很大程度上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看护人给予了大量的语言刺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如何对话才能有效刺激语言呢?
  1、营造轻松和尊重的氛围
  跟孩子说话,越轻松越好,这又不似在教室里上课那样正式刻板,大人与孩子“随意”聊天,父母的睿智隐藏在生活化的对话中。
  大人与孩子对话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大人说话时蹲下身子,眼睛看着孩子面带微笑,耐心地说;倾听时,同样蹲下身子,眼睛看着孩子,面带微笑地听,并积极回应孩子说的话,“哦,是这样呀……”“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谢谢你讲给我听……”
  即使孩子说错了,也不要打断,更不要严厉地批评:“你说错了,不对,应该……”时间长了,孩子一方面惧怕说话,一张嘴就担心说错了,一方面自信心受到打击,而没有勇气去说、去做。如果孩子说错了,建议大人说:“你是想说……”孩子自己具备纠错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而然能说出正确的字、词、句,这里需要大人的耐心。
  2、从简单的词、句子到复杂的词、句子
  孩子都是小精灵,能理解大人说的话。一些大人认为孩子听不懂,而特意说一些丫丫儿语,这样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也滞后了孩子学习丰富语言的时机。
  开始,大人跟孩子说某件物品时,务必跟上动作,用手指着它说:“这是……”“那是……”一方面孩子能明确地知道你指的是什么,它叫什么,另一方面,孩子也明白了方位。
  慢慢地,大人说话时可增加一些形容词和连词,“这是一朵花”——“这是一朵鲜艳的花”,“先……然后……又……”
  我曾经在另一篇博文中提及幼童的阅读,如果大人和孩子聊天说到某本书或某个故事,建议大人用书面语言复述,这样,孩子学到的是丰富的语言,而不是“吃饭饭”、“洗手手”之类的简单语言。
  3、变换对话方式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语言只是大人与孩子聊天的基础语言阶段,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大人可变换不同的对话方式,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
  (1)互相提问:孩子平时总爱问这问那,大人通过语言输出常识知识,大人也可反过来问孩子,让孩子教大人,一般来讲,孩子从中多多少少都会找到一些成就感,而且教大人还会乐此不疲。
  (2)以反问方式启发孩子思考:这种方式是让大人把即将脱口而出的答案闷住,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想该如何说。大人可以这样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那该怎么办呢?”即使孩子说的话在大人看来很荒唐,大人也要尊重孩子,建议大人这样说:“你说的很有趣,与众不同……”
  (3)用想象的方式进行对话:“这看起来象……”、“如果有两个妈妈多好啊,一个妈妈做饭,一个妈妈跟你玩。”、“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要是生活在火星上会……”、“玉皇大帝从哪里来的呢……”大人用充满想象的语言引导孩子,相应地孩子想象能力就会强一些。
  4、扩展思维扩展语言
  丰富的语言源于丰富的思维,建议大人扩展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引导带动孩子扩展思维扩展语言。下面介绍一些方法和例子:
  (1)改变用途的思维方法:“除了用来喝水,玻璃杯还有什么其他用处吗?”
  (2)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看到酸奶会让你想起什么呢?有什么东西跟这个相似呢?”
  (3)替代的思维方法:“如果不用筷子,那用什么餐具吃面条呢?”
  (4)扩大和缩小的思维方法:“再大(小)一些会怎样?”“变重(轻)一些会怎样?”“如果我的腿象大树一样长会怎样?”“如果我变得象小甲虫一样小会怎样?”
  (5)修改的思维方法:“如果改变颜色、形状……会怎样?”“如果人的手都变成三角形会怎样?”
  (6)颠倒的思维方法:“调换前后、上下位置会怎样?”“头和脚颠倒过来会怎样?”“北极熊生活在南极会怎样?”
  (7)结合的思维方法:“这鞋东西放在一起会做出几件手工?”“水里放进同量的糖和盐味道会怎样?”
  5、刺激孩子表达内心感受的对话
  这一点对亲子交流益处多多。有的情况不是孩子不想跟大人谈心,而是没有相应的词汇、句子来匹配,孩子缺乏这方面的刺激而卡在哪里,甚至代之以着急、跺脚、哭闹,而大人有时也摸不着头脑。建议大人平时多跟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对话:“膝盖磕破了,是不是很疼?”“你肚子很疼,是不是感觉有很多人在你肚子里翻跟头”“好朋友转学了,真是让人难过”“小朋友把你玩具弄坏了,你是不是很生气”“你使了很大的劲儿,还是没有打开,是不是很失望……”
  大人多留意孩子的内心发展,用恰当的话表达出孩子的心情,细水长流,内化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一旦水到渠成,孩子会通畅地说出他想表达的话来。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巴厨艺争霸赛:“美食+”释放职教发展新动能

义乌网

GMT+8, 2025-5-1 23: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