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义乌招聘录取了首批4名聘任制公务员,成为了浙江省首个“吃螃蟹的人”。近年来,随着肩负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重任,义乌对公务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更高要求。2020年,义乌再次招聘聘任制公务员,涉及开放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信息化、公共安全等5大类别12个岗位,最终招录了6名当前急需、高端的专业性人才。那么,为什么实行聘任制?聘任公务员请来做什么?他们能否充分施展专业本领?本报特开专栏《走近聘任制公务员》,带领读者一探究竟。 ▢ 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这两天,‘教育大脑’平台正在试运行阶段,将一些程序进行再优化。”8月16日,义乌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高级主管、智慧教育中心主任刘玮正忙得不可开交。 刘玮是陕西西安人,是目前浙江省教育系统里唯一的聘任制公务员。2020年6月,义乌面向全国招聘12名聘任制公务员,共吸引了400多人咨询,251人报名,最终招到6名聘任制公务员,刘玮便是其中之一。 之前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刘玮,如果没有在网络上看到义乌市的“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公告,或许他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信委一直工作。在那里,刘玮所从事的也是数字化工作,凭借扎实的自身本领、从业经历和工作业绩,刘玮一步步成为数字化改革浪潮里的精英。 说起来义乌工作的原因,刘玮表示,他来义乌工作是怀揣着理想的。浙江省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义乌更是“吃改革饭”长大的城市,这是吸引他来义乌工作的重要原因。“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在全国相对领先,在浙江从事数字化工作就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对我来说,这既是一个挑战,也能得到更多历练。”刘玮说。 去年9月以来,刘玮在义乌顺利就职,并致力于义乌数字化教育研究工作。履任之后,刘玮牵头开展了义乌市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项目(教育大脑)、义乌市精准教学学业诊断系统等多个项目,并牵头编制了《义乌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讨论稿)》,对义乌市智慧教育的内容框架、机制构建、体系生态和实施路径等做了重点规划。其中,“教育大脑”更是得到了“教育部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主任施健国等多位领域著名专家的一致认可。 “聘任制公务员的优势更多在于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历练上。”刘玮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专业技术人员对改革项目的认识程度和理解度要更高。简单来说,就是能更清楚地了解改革方案合不合适,与单位对接的第三方技术公司靠不靠谱等。而这些,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干,实现了用人单位和聘任制公务员的双赢。”义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常规的公务员招考制度,招录到的公务员往往需要一定的成长时间,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很难跟得上改革发展的教育。而聘任制公务员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招聘即用、可进可出的专业型人才来为“我”所用,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 |
GMT+8, 2025-7-6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