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护士是什么样的? 是每日往返于病房、护士站之间为患者打针、换药,还是作为医生助手忙于记录护理日志? 市中医医院门诊副护士长杨婷交出了她的答卷,告诉人们护士除了各种日常护理工作,还可以发展出无限可能。 “护士其实大有可为” 有人说,ICU是医院里的“黄埔军校”。2007年,杨婷刚踏出护理院校的大门,就因业务水平扎实被选入了这所医院里的“学校”。 在ICU工作期间,杨婷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急救药物的使用、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等。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她也深刻意识到了护士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护士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因此能掌握他们病情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的细心、责任心和专业判断能很大程度上给医生诊疗提供有效建议。”杨婷表示,护士应该培养自身的临床评判思维,只有对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才能将有效的信息反馈给医生,从而帮助治疗患者。 4年ICU工作的经历,既提升了杨婷的专业能力,也让她愈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护理生涯中,她积极投入护理科研工作、参加护理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并取得了广东省第一批中医专科护士证、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结业证等;时常搜集整理国内外护理专业信息,把相关知识应用于护理临床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撰写了《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偏瘫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分析》《中风病人压疮的中医护理》等,这些护理论文先后在护理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定期与同事沟通实际病例,医护合作探讨更优诊疗方式……杨婷深知,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要守好疫情防控的‘哨口关’” “您好,有没有发烧、感冒、咳嗽这些症状?”“最近有没有出义乌?”“有没有接触过外省回来的人员?”“有没有聚餐过?”……近段时间,类似这样的问话,杨婷每天都要重复成百上千次。 疫情发生以来,杨婷一直坚守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岗位,护卫着医院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作为门诊副护士长,她还要完善发热门诊的各种应急设施和物资准备,协调发热门诊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并反复指导工作人员规范穿、脱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杨婷放弃节假日休息,认真学习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知识、院感知识、防护技巧等,并将这些及时传达给科室工作人员。“当自己真正呆在一个岗位的时候,才能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杨婷笑着说:“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都是疫情防控的‘哨口关’,各个流程、环节和各项内容都要通过思考和梳理来不断优化。只有发现漏洞并及时改进,各项工作才能做得更到位,从而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好保障。” |
GMT+8, 2025-5-2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