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救治一个肿瘤病人,就能多挽救一个家庭。医生看的不仅仅是病,更是一个饱受疾病折磨、身心俱伤的人。我们艾克医院收治的大多是重症病人,病人信任我们,以生命相托,作为医生,我们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不敢有丝毫懈怠。”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说。 盛爷爷: 患肺肿瘤13年,一直坚持吃中药 周一一大早,77岁的盛爷爷像往常一样来到金华艾克医院,找院长杨德志复诊。杨德志夸他“气色好,身体保养得不错”。盛爷爷家住金华婺城区莘畈乡学岭头村,来一趟要转四路公交车,单程两三个小时。为了赶早来抓药,他清晨6点不到就出门了。 2008年的一天晚上,盛爷爷突然咳嗽、吐血,第二天赶紧到附近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肺部长了一个2厘米×2厘米左右的肿瘤。医生说肿瘤长在血管旁边不好开刀,盛爷爷顿感绝望,不能开刀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儿子和女婿不甘心,陪着他四处寻医。后来盛爷爷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两次伽马刀,并化疗两次,然而不久后病情又复发了。之后盛爷爷一直反复咳嗽痰中带血长达四年。他说,期间吃了价格很贵的红豆杉,还连续吃了5瓶7000元左右一瓶的进口药,反应并不明显。 2012年,盛爷爷的儿子打听到金华艾克医院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很有特色,就赶紧陪他去就诊。刚开始接诊的是孙彩珍院长,后来是杨德志院长。在艾克医院吃了半年中药后,盛爷爷咯血的情况没有了,胃口也变好了。盛爷爷说,因为担心不吃中药病情会复发,他这些年一直坚持吃中药。从每个月去一次金华艾克医院,到后来半个月去一次,近十年来从未间断。他每天把煎煮好的中药倒进热水瓶,一天喝三次,“就当喝开水一样”。他平时还特别注意忌口,不吃海鲜、猪脚、牛肉、羊肉、鸡肉等发物,就连粽子都不吃。从2008年查出肺肿瘤到现在,盛爷爷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村里人都知道他抗肿瘤的经历。 陈大妈: 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据了解,这些年经金华艾克医院治疗的肿瘤病人有很多,有一些人康复时间比较长。前段时间,杨德志和该院肿瘤康复俱乐部负责人等一起,对省内病人进行了走访。 婺城区罗埠镇社龙头村的陈大妈就是这次的走访对象之一。她2012年体检时发现卵巢肿瘤。住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双侧卵巢和附件、子宫全切,清扫干净以后再化疗。化疗开始后,陈大妈身体越来越虚弱。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离去,她心情很压抑,觉得自己都没有信心扛下去了。好在有爱人不离不弃的陪伴,在爱人的鼓励下,她坚持做完了长达10个月的6次化疗。可是,肿瘤的阴影挥之不去。没多久,她发现自己手脚发热,难受起来晚上睡不着觉。有一次,陈大妈到金华时偶然碰到同样患了卵巢肿瘤的邻村人,聊到金华艾克医院,遂相约一起去看看。那次刚好是孙彩珍院长接诊,陈大妈连续吃了两个星期中药后,手脚发热的症状消失了。后来她一直坚持服用艾克医院的中药,身体康复后,闲不住的她又开起了老年活动室。这些年时不时有熟人朋友向她打听怎么康复的,她都会热心地建议他们去中药调理。 陈大妈对前来看望她的杨德志院长等人说,从她生病开刀到现在9年了,家里发生了很多变化,生活越过越好。现在儿子到北京工作,孙子、孙女都有了。“没想到我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陈大妈笑着说。 孙氏中医: 祛邪为主,恢复气血平衡 事实上,人们往往把中医治疗肿瘤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年孙彩珍兄妹因父亲肝肿瘤晚期,医院无法手术不敢收治,不得已走上行医路。尽管中医治疗肿瘤这条路很难走,孙氏中医硬是凭实力在这一领域做出特色,打响知名度。经过30年临床摸索,接诊三四十万病例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理、法、方、药的治疗体系。 杨德志院长介绍,中医治疗肿瘤的流派有很多,孙氏中医是坚定的祛邪派,认为人们患肿瘤的根本原因就是“邪气盛,正气虚”,在人体脏腑气血失调的情况下,身体内的毒气蓄积起来,形成肿块。故治疗首先以祛邪为主,一定要给邪气一个出口,通过大便、小便、出汗、排痰等各种方式排出体外,让气血恢复畅通和平衡,这样人体才会有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西医认为肿瘤是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造成。中医注重恢复身体正气,抵御外部邪气。因此,孙氏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很少采用大补元气的药物,认为肿瘤病人当务之急不是补气补血,而是祛除邪气,让身体恢复平衡。 杨德志院长说,孙氏中医可以归纳为八个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第一步解郁至关重要。病人患肿瘤后,都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这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副作用。如果医生能想方设法把病人的心结打开,包袱放下来,无疑对后期治疗更有帮助。金华艾克医院通过抗肿瘤结对子、营造生命林、举办座谈会、参加中草药采摘鉴识活动,及建立“抗肿瘤经验交流群”等方式组织活动,为病人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营造群体抗肿瘤的积极氛围。肿瘤康复病人对疾病有切身体会,在生活、饮食、服药、心态调整等方方面面更有经验,可以更好地帮助正在治疗的肿瘤病人,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大家互相倾诉,互相鼓励,共渡难关。通过口碑相传,现在到金华艾克医院就诊的新病人,很多是以前康复的老病人介绍过来的,有省内的,也有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 另外,一直以来,孙氏中医的特点是“内治”。近年来学习他人经验,结合针灸、拔罐、外敷、药浴、局部针刺等中医外治手段,缓解肿瘤病人的疼痛,有些人用靶向药皮肤溃烂、疼痛不能走路,用中药泡脚,反响很好。 肿瘤是慢性病: 需长期管理,不能松懈 作为深得孙氏中医真传的大弟子,杨德志院长跟着师傅学习研究13年后,开始在中医治疗肿瘤领域独当一面,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杨德志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求学期间曾跟随该校知名老中医、大师等中医大家学习了两年多时间,在诊室抄方、针灸等方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008年,适逢艾克医院招聘中医师,杨德志第一次上门时,就发现到这家医院看病的肿瘤病人很多,全国各地的都有。这激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这家医院为何如此不同寻常,中医治疗肿瘤何以如此神奇?他迫切希望能进一步探究。就这样,杨德志从医院基层做起,后来师从孙彩珍兄妹,通过他们言传身教,学习怎么和病人沟通、怎么开方、怎么回访,受益匪浅。在孙彩珍兄妹身边学习10多年后,杨德志对孙氏中医及其用药、经验等理解透彻,掌握到位了,才开始厚积薄发,独立开方。 艾克医院接诊的大多是重症病人,处置方面稍有不慎,病情就会急转直下。正因如此,艾克医院对中医成才要求很高。临床医生要从基层做起,不仅日常有考核要求,还要熟悉接诊、回访等所有流程,并对未来专业发展有合理规划。一般中医师从业5年打底,5年以后取得初步的处方权,还要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5年,经师傅和医院内部的考核合格才能独立开方。方子需经老师审核通过后,才可给病人使用。 为了方便及时沟通,杨德志院长把自己的手机、微信等通信方式都留给病人,对他们实行一对一的疾病管理。病人经常会向他咨询各种问题,包括饮食、服药、日常调理、吃药以后的反应、病情症状等。最常见的是病情方面的问题:吃中药后拉肚子怎么办、发烧怎么处理、吃药后有什么反应、饮食方面有哪些禁忌、药怎么煎……事无巨细,杨德志院长都会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现在他朋友圈有600多个病人,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到一二十个问题。作为一名严谨、负责任的医生,他时刻关注病人吃药后会有什么反应、病情会不会有起伏,他的手机常年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状态。 临床中,艾克医院的医生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患者吃了中药病情好转,又开始抽烟、喝酒、熬夜,生活习惯不注意,还有的由于种种原因停用中药。杨德志院长提醒,肿瘤复发率比较高,中医治疗主要是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从而降低复发风险或推迟复发时间。他建议,肿瘤患者既然选择中医这条路,就应该坚持用药,以巩固效果,预防复发和转移。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长期管理疾病的观念,不能松懈。 杨德志院长说,当年师傅曾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知不知道这世上什么样的人最痛苦?其实是得了肿瘤的病人最痛苦,看着生命一点点流逝,那种感觉很无助。医生不可能把每个病人都治好,但要尽可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多挽救一个家庭,这是医生的使命。”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坚定地沿着中医治疗肿瘤这条并不平坦的路一直走下去。 |
GMT+8, 2025-5-10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