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店里的垃圾不要乱扔了,平时进出都要记得戴口罩。”“好的,我们会注意的。” “平时的生活垃圾要先区分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然后再投入对应分类垃圾桶内,不能为了图省事就直接把垃圾扔在门口或人行道上。”“感谢你们提醒,我们一定会积极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2月21日一大早,义亭镇镇前街,一位商铺老板和义亭镇工作人员的这些对话,开启了他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随着义亭镇复工复产步伐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商铺开门营业,随之而来的是垃圾数量日益增多。 为了做好全方位垃圾分类宣传,义亭镇保留传统宣传手段,走进50余家商户,分发纸质宣传资料100余份,悬挂标语横幅50副并制作宣传易拉宝,同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短信等线上方式推送垃圾分类小文章10余篇,做到线上线下“并轨”宣传。 义亭镇对“两定四分”区域开展调研,走访商户、村民,听取他们对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位置、时间等提出的意见和想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设置定点,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组建了一支镇街巡检队伍,对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利用微信群公开各商铺垃圾分类情况,发现问题立查立改。 除了多维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以外,该镇还别出心裁地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与引导,使村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了解、持续参与,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缸窑村的垃圾分类就“玩”出了“新花样”。该村利用新颖有趣的宣传方式,在墙面上添加了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为村民科普如何区分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该村还引进智慧垃圾分类系统,利用智能设备实时掌握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实现垃圾分类“云管理”。依托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他们为分类清运车辆安装了定位、拍摄及监控系统,实现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全流程实时监管,为垃圾分类披上新时代的“智慧外衣”。 缸窑村在垃圾分类中还能“鸡毛换糖”,70积分换一块肥皂,140积分换一瓶洗洁精,200积分换一包纸巾……通过“红梅指数”积分兑换,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通过垃圾分类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所需礼品,这样的物质奖励能把垃圾分类的触角延伸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该村村民贾良弟说。 义亭镇城管办负责人表示,义亭镇已转变垃圾分类理念,实现从“围着垃圾转”到“围着人心转”、从“宣传入户”到“宣传入心”、从垃圾分类“独角戏”到全民参与“大合唱”的转变。 |
GMT+8, 2025-7-11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