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构建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连日来,教育研修院组织开展了义乌市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六门学科教师基本功暨作业设计评审活动。 活动要求参赛者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并强调作业的原创性,规范作业素材出处,增强教师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意识;鼓励创新作业形式,包括基础型、实践型、应用型、探究型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并考虑跨学科作业,注重综合应用,旨在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评审既从微观上规范作业设计要求,也从宏观上引领教师树立质量意识,为完善课程作业体系,探寻作业改进提供借鉴。 针对作业优化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出现的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本次评审不仅要求参赛作品注明适用年级、对应教学内容和使用时段,还要求作者提供设计依据、使用效果及反思。作业内容立足于学生现状,高度重视实操性,为学生主动学习赋能。设计依据及反思促进教师以本次评审活动为平台,既重实践应用,又加强理论研究,全面提高设计能力。 作业改革始终是“减负”的核心要点。本次作业设计评审活动着眼于学生发展,聚焦于作业优化,既是对作业改革实践的一次总结,也是持续推进“品质课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双减”政策切实落地的真实尝试。400余篇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设计的过程也促动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
GMT+8, 2025-5-1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