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运用“GPS”探查气管迷宫 浙大四院多学科联动消除病灶

2022-5-11 09:11

摘要: 近日,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合作,运用新兴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技术,精准定位微小肺结节,为患者消除了病灶。 今年1月,王先生在体检时被发现左肺上叶存在一个9mm×8mm的磨玻璃结节,3 ...
近日,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合作,运用新兴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技术,精准定位微小肺结节,为患者消除了病灶。

今年1月,王先生在体检时被发现左肺上叶存在一个9mm×8mm的磨玻璃结节,3个月后复查CT提示病灶大小稍有增加,不排除恶性可能,需要尽快手术切除。

“早期肺肿瘤通常表现为肺部小结节,而精准定位是肺部小结节切除的关键。”浙大四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杨泽山介绍,肺部小结节的定位,目前主要方法为术前CT引导下经皮穿刺金属钩定位,由于调整穿刺针通道的需要,患者需要多次射线暴露。另外,这是一种有创的定位方式,定位后有发生气胸和血胸的可能,容易造成胸部疼痛、恐惧焦虑等不良反应。

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技术则是将电磁导航系统与内镜技术相结合,可以通过无创方式,帮助医生术前在肺部标记出精准的切除范围。术中,支气管镜可以在“GPS”的引领下到达末端支气管“靶区”进行标记,这种无创治疗方式也更好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

“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可以突破传统支气管镜到达范围较小的局限。”浙大四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宁表示,越是靠近肺部末端的病灶,支气管通路越如迷宫般复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技术可通过术前的高分辨CT扫描,帮助医生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支气管树地图,通过预先设定规划的“导航路径”,配合超细操作导管,实现“无死角”对病变处进行观察、标记和活检取样。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3 0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