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暑假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请牢记!

2022-7-5 09:35

摘要: 编者按:暑期已至,溺水事故又进入高发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更是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为避免暑期溺水事件发生,本报特别制作防溺水知识专版,旨在通过宣传普及,为广大 ...


编者按:暑期已至,溺水事故又进入高发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更是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为避免暑期溺水事件发生,本报特别制作防溺水知识专版,旨在通过宣传普及,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详细的防溺水安全知识。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护,远离溺水悲剧。敬请垂注。

青少年防溺水“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自救方法

•一旦发生溺水,一定不能慌张,保持情绪稳定,假如有保护器材,如游泳圈,则一定要抓紧,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呼救。

•周围如果无人,则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一旦身体下沉时,可将双手手掌同时多次向下压。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若周围无人,则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不要独自在河边、水塘边玩耍,远离无人的湖边,尤其是小孩子,即使人多也不能在没大人看护的情况下在水边嬉戏。

•不会游泳者,不要进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发现溺水者的施救方法

目击者如何进行现场救援?

当有人发生溺水以后,作为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动现场救援,即首先应该向周围人群进行呼救,请求他们的援助,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110、119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溺水者投递漂浮物如竹竿、木板、绳索等。

岸边的现场救援如何操作?

清理口腔异物,打开气道进行人工通气是溺水现场急救的关键,所以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应该优先采取打开气道进行人工通气的抢救,随后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快转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这一顺序。

•开放气道

上岸后应该立即清理溺水者口鼻的异物,如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将溺水者平躺,如溺水者存在有效的自主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躺,口唇朝下,以免发生窒息。由于溺水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大多数溺水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分。如气道内有水,可通过打开气道、人工通气等方法将氧气以正压的形式打开肺内的组织,即可有效改善通气,甚至可以将肺内液体引导出来;不应为溺水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手法。如吸入大量水造成了胃扩张,在气道未及时开放就进行“控水”,反而会把胃内水液倒灌到气道,不利于溺水者的施救。

•人工通气

用5~10秒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张口而胸腹部没有起伏的则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秒,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临床循证研究证明,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溺水者提供充足的氧合。在人工通气时,溺水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胸外按压

在水中胸外按压或者在没有进行气道开放的胸外按压是不建议实施的,一来溺水者最为重要的是气道开放,而在开放气道条件下,也无法在水中保证按压的质量,二来实施胸外按压需要大量体力,会增加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产生安全风险,所以胸外按压是在转移至岸上开放气道之后再予以进行,最好是体力充沛的人员进行胸外按压,这样有助于提高按压的质量。如果溺水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转至一侧,尽快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怀疑脊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在送达医院的途中,可通过胸外按压的器械协助完成操作。

•早期除颤

在心肺复苏(CPR)开始后尽快使用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将溺水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如果溺水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溺水者脱离水源。但当溺水者躺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如何防范儿童溺水事故?

加强儿童监护

•儿童溺水预防的首要行动是时刻有效看护。

•当孩子在水中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的水域中,大人不要自己看书或玩手机,因为溺水可能随时发生,且过程很快。

家中和家周围防溺水

•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同时,在家长用水时,让幼儿远离。

•给幼儿洗澡后,立即清空水缸、澡盆中的水。

•家中的马桶要盖好,家中、家周围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

•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幼儿发生意外。

•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以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泳池防溺水

•确保带孩子去正规的泳池游泳。

•在下水前,确保孩子已经掌握关于水安全的技能,并确保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

•如果与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那么,必须让孩子待在大人一臂以内的范围里。

•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那么,大人需要时刻有效看护。

•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开放水域防溺水

•如果带着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大人要做到时刻看护。

•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必须指派人员轮流看管孩子。

•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

•教授孩子泳池游泳和在开放水域游泳的差异,如不均匀的海浪等。

•如果带孩子一起坐船,家长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并保证扣好所有的扣带。

安全游泳要点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游泳十忌

•忌空腹游泳

•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忌酒后游泳

•忌饭后游泳

•忌月经期间游泳

•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忌游泳后马上进食

•忌不做准备活动游泳

•忌游时过长

•忌忽视游后卫生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2 03: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