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人才 初入职场 查看内容

大学生如何应对求职陷阱

2011-7-14 17:05

摘要:   大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而不小心掉入就业陷阱,让一些学生苦不堪言。对此,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长群,针对求职学生可能遇到的六类就业陷阱进行了解析,并为大学生支招应对求职陷阱。   陷阱一:招 ...

  大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而不小心掉入就业陷阱,让一些学生苦不堪言。对此,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长群,针对求职学生可能遇到的六类就业陷阱进行了解析,并为大学生支招应对求职陷阱。

 

  陷阱一:招聘公司与职介所是一家。应聘者到职介所后,工作人员会尽量以高薪等条件引诱求职者答应参加某单位面试。不久后,“招聘方”负责人赶到,草草“面试”后,就答应招用应聘者。之后,职介所会索取中介费、保证金,并要求求职者第二天报到上班。但当求职者到达“公司”时,却发现并不存在。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应聘者首先应要求对方出具公司的相关证照,同时理性看待“优厚”的薪酬。正规的招聘决不可能如此随意地通过面试,其实,招聘方与职介所是一家,从而欺骗学生。

 

  陷阱二:虚假信息让应聘者防不胜防。这类陷阱一般都是利用轻松工作和优厚待遇引诱应聘者,当应聘者为这些心动时,其他收费项目就随之而来。不少应聘者都会痛快地当场掏钱以获得工作。但等上班后,应聘者就会发现,也许在招工信息上写的是文员,但实际上却是每天去散发传单之类的“杂活”。

 

  对策:应聘者可以通过了解对方公司的实力和工作性质来判断该信息的真实性,千万不能被“高薪”所蒙蔽。

 

  陷阱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天完成40家公司的市场调查、一个月用珍珠穿成几条领带……这种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很多不良公司的惯用伎俩。他们想让应聘者知难而退,这样可以“名正言顺”地扣下应聘者所交纳的费用。

 

  对策: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应聘者过了一段时间才会发现上当受骗。

 

  陷阱四:软硬兼施骗完开溜。一些不良公司会租用一个写字间,然后引诱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去应聘。只要应聘者进了门,对方便会花言巧语加威胁恐吓,钱一到手便开溜,换一个地方重新“布局”。

 

  对策:应聘者如果被骗子威胁恐吓,要想办法脱身,然后拨打110报警。

 

  陷阱五:巧立名目乱收费。这类公司大多要求收取培训费、工本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却很少开收据。很多求职的大学生因迫切需要得到工作,纷纷上当。

 

  对策:在用工过程中,以这些名义进行的收费行为是违反劳动法规的。应聘者可以不交并向劳动部门投诉。

 

  陷阱六:跨省招工行骗。一些不良公司往往利用职介所刊登一些跨省招工的信息。因为是跨省招工,一方面应聘者无法核实“外省公司”基本情况,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调查也有难度。

 

  对策:按照劳动法规,跨省招生必须出具本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力市场主管部门的证明。

注: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删除!
近期专题
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国际文化传播工作室在鸡鸣山社区成立 喜迎宾朋 共襄盛会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平安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义亭镇开展“四大行动”构筑基层治理“平安堡垒” 义巴厨艺争霸赛:“美食+”释放职教发展新动能

义乌网

GMT+8, 2025-5-2 20: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