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吴文化扎根义乌 古村落迎来新发展

2022-9-2 09:18

摘要: 8月31日,义乌市吴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江东街道大元村秀峰居举行,这标志着义乌地区有了吴氏宗亲联谊的场所。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更团结一致,传承吴氏精神,弘扬吴文化,让更多的后人了解吴 ...


8月31日,义乌市吴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江东街道大元村秀峰居举行,这标志着义乌地区有了吴氏宗亲联谊的场所。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更团结一致,传承吴氏精神,弘扬吴文化,让更多的后人了解吴氏宗谱渊源。”义乌市吴文化研究会董事长吴森荣介绍,研究会将以“架起吴氏桥梁、建立亲情纽带、弘扬中华美德”为立足使命,在党的领导下,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以文化强国,传播正能量。

据悉,大元村是义乌吴姓发祥地。北宋治平(1064-1067)年间,时任义乌主簿的吴造在此选址开基,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吴氏后代在此生息繁衍,涌现出大批历史名人,形成深厚独特的文化积淀。

开基始祖吴造(1023-1102),字文立,号大元,原籍江苏吴县,为宋翰林大学士、吏部尚书庄简公吴相之子。其任职义乌主簿期间,“奉法循理”“劳苦一无所避”,元符二年获“枢密院使”封号。义乌之有吴氏自吴造始,史称“吴宗婺派始祖”。

吴造幼子吴德创义乌大元吴氏,后代自此繁衍生息,先发展出大元周围吴氏十八村,后全县东西南北中,均有大元吴氏后裔,故有“吴半县”一说,并发展至东阳、浦江、武义等县。据初步统计,至今义乌吴姓人口达8万余人。

大元吴氏派发出6支吴氏,源于吴德次子吴袍和幼子吴祗。吴氏后裔忠贤辈出,名人荟萃,出了吴尧、吴大年、吴百朋三位尚书。吴百朋的曾孙媳倪仁吉为明末清初的一代才女,她居住的“仰止堂”以及前面的“枢密院使”“七幢”均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百朋曾孙吴之器为著名藏书家,著述甚丰。捐造义乌绣湖大安寺塔的吴圭,建造义乌西江桥和佛堂万善桥的吴周士,建造东江桥的吴彭年,均为大元后裔。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极其珍贵的宋刻本《三苏先生文粹》,是南宋时期青口吴宅桂堂刻本。现当代更是出了如吴肇基、吴源、吴山民、吴晗等名流,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不胜枚举。

大元村建村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大村”,规模宏大。村内建筑布局考究,错落有序,建有“一府八院”,“一府”为尚书府,“八院”为:上院、下院、枢密院、昭院、中心院、马坊院、花院、前院。这“一府八院”与古婺州有“一府八县”相应,既提高了大元村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古村落的文化意蕴。

村里建有吴氏大宗祠一处,小祠堂多处。承德堂规模宏伟,气势非凡,拥有仰止堂、采兰堂、德世堂、凝香阁、香草园等名人居所,望云楼、百尺楼、藏书楼各有千秋。村内村外建有牌坊八座,分别为三世部尚坊、尚书坊、尚义坊、孝子坊、恩荣坊、节妇坊、神道坊、绣衣坊等。这还不算金华府及义乌县为吴百朋建的少司马坊与天台上卿坊。一个村落有如此多的牌坊,可见昔日之繁盛。

开基始祖吴造被封“枢密院使”“大门头”东南部建有“枢密院使”牌匾门楼。“枢密院使”四字为北宋元符二年(1099)工部侍郎、理学家杨时(成语“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所题,至今已历900余年。

所有这些,都为吴氏文化的开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此外,大元村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今传说、民间故事,武术、祈雨、迎龙灯等民风民俗。进入新世纪,大元村吴氏文化跨出了省界国门,蜚声海外。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带领美、英、日、韩、新加坡等国学生,于2000年、2002年两次来大元考察采风。他认为,大元村吴氏文化,不仅可以供哈佛大学研究使用,而且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

第九届中国小商品城运动会暨“青藤计划”启动  恒风五洲汽车城“五一”盛大开业  开业首日喜迎“开门红”  青心社工关爱老人  分享会上传帮带 运动场上嗨起来  稠城街道别样方式庆“五四”  义乌市首届家庭友好月活动启动  

义乌网

GMT+8, 2024-5-5 0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