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神兽归笼”,家长们准备好了吗? 新学期开学,应该帮助孩子克服不安和恐惧心理

2022-9-4 11:40

摘要: 每年开学季,被一些家长称为“神兽归笼”季。经过两个月的暑期带娃,家长们有些疲倦,希望孩子早点回学校读书,自己也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怀有其他不一样的心情。 有的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虽然到了上幼 ...


每年开学季,被一些家长称为“神兽归笼”季。经过两个月的暑期带娃,家长们有些疲倦,希望孩子早点回学校读书,自己也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怀有其他不一样的心情。

有的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虽然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无法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双重性格”,在家时调皮、淘气,可是到学校后,话都不敢多说一句,看上去有些木讷……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呢?心理专家建议,可以分阶段对孩子进行训练,使他们今后能够适应新环境,克服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宝宝在家“窝里横”,为何在外“吃不开”?

王女士(化名)的儿子糖糖(化名)今年上幼儿园。王女士带着糖糖走进幼儿园时,糖糖的表现还很正常,不哭也不闹,但王女士准备离开时,糖糖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不愿意放手,抱住妈妈的腿,不让妈妈离开。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和糖糖差不多,都在嚎啕大哭,想回家,想妈妈。王女士一狠心,趁儿子不注意,就悄悄离开了幼儿园。

“妈妈,我不要去上幼儿园!”开学第二天,无论王女士怎么哄劝,糖糖就是拒绝去上幼儿园。这让王女士十分不解:“开学前几天他还特别高兴,说去幼儿园就有人陪他一起玩了,让我带他去买了好多新玩具。”开学前,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环境,王女士先带糖糖去幼儿园熟悉环境,一进园,糖糖犹如脱缰的野马在里面玩了起来,走的时候十分不舍,嚷嚷着第二天还要来玩。可是到了真正到幼儿园开学的时候,糖糖却气急了就咬人,哭得比谁都惨,逼得园长直接让王女士把孩子带走。

王女士十分困惑,宝宝吃饭、上厕所样样都行,看起来特别有能耐,脾气还是“窝里横”,为什么唯独到幼儿园会在交际上“吃不开”?

“人家的孩子”为何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静香(化名)的女儿刚上幼儿园两天,就哭着闹着不愿再去幼儿园。每当爸爸妈妈要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她要么装病谎称肚子疼,要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看到女儿对幼儿园的生活如此反感,静香心里有点心软,她甚至考虑迟一年入园,让女儿在家里再玩一年。

正当为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事情犯愁的时候,静香留意到邻居家的小女孩正哼着小曲儿,开开心心地拉着爸爸的手出门上幼儿园。

静香抓紧时间走上前去和邻居聊了几句,这才知道他家闺女特别喜欢上幼儿园,每天回到家,也会和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的趣事。这让静香有点不解,自己的女儿和邻居家的闺女上的是同一所幼儿园,怎么两个同龄孩子对幼儿园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反差?

于是,静香请教了女儿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她,之所以孩子会有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有些孩子能迅速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很快从幼儿园生活中找到乐趣,爱上幼儿园。而有些孩子过了好长时间,甚至过了半个学期,也未能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班主任坦言,那些能迅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往往都是社交能力较强、体质也比较强的孩子,其中也不乏一些在上幼儿园前做过“预准备”的孩子,所以不要一味羡慕“人家的孩子”能迅速适应幼儿园生活,也要看到他们的父母为孩子上幼儿园做的很多准备。父母们给孩子做好上幼儿园的“预准备”,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孩子克服对幼儿园的恐惧情绪。

宿舍冷暴力,家长直言伤不起

“昨天晚上我实在睡不好,导致白天上课一点精神也没有。”开学的第二天,梅女士(化名)就接到了女儿小卓(化名)的电话。电话那头,小卓跟梅女士哭诉着自己的烦恼。

小卓今年上高二,她这个烦恼,从高一开始,一直延续到了高二。原来,进入高中阶段后,小卓就遭受寝室室友的宿舍冷暴力,她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硬是被室友逼成了沉默寡言的人。“宿舍共有6名室友,有些莫名其妙,一夜之间,我竟然成了全宿舍的公敌!遭到了寝室室友宿舍冷暴力!”小卓说,她被冷暴力的原因是自己睡得早,显得和室友不合群。

“晚上9点,晚自习下课,9点半,寝室就统一熄灯了。我们寝室有6个人,半小时根本来不及做好熄灯前的所有事情,再加上大家彼此都不熟悉,做事情也会很尴尬、不方便。”小卓表示,她有早睡的习惯,到了晚上11点左右,室友们都会打着手电筒或者台灯做自己的事情,灯光常常会照得她很刺眼。同时室友们也会突然发出很大的声响,让她很难入睡,忍无可忍,矛盾也就这么激化了。

后来,每天晚自习下课,小卓就回宿舍,热闹异常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安静得可怕,就好像自己是怪物一样,让她有一种心悸的感觉。每次自己尝试主动说话的时候,室友们都会扭过头,当她不存在一样。有时,有的室友会指桑骂槐地说一些刺耳的话,并有室友开始附和着挤兑她。小卓无话可说,无人倾诉,只得把头蒙在被子里哭。

面对宿舍冷暴力下的这种压抑的生活环境,小卓终于忍受不住了,本该是紧张的学业生活,她却出了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焦虑、惊恐等身心不适症状。在小卓的再三央求下,梅女士只好带她去看心理医生。之后,经过与班主任及生活老师的多方沟通与协调,学校为她办了转寝室手续。

对此,梅女士长吁了一口气,直言伤不起。女儿经受几近崩溃的精神压力,被医生诊断为轻微焦虑抑郁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与化解,后果不堪设想!

咨询师观点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新学期开始了,预示着孩子们又要从自己的“小家庭”里走出来,融入学校“大家庭”中去。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孩子出现心理不适的症状,如表现出哭泣、烦躁、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对此,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协会副秘书长、亲青帮工作室副主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贾春梅表示,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和体会,其实这不仅仅是孩子,就是成人在适应新环境时也需要有一个身体和心理调适的过程,只是有些人的表现症状明显,有些人表现不明显罢了。

看一个孩子能否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主要是看他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是我们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在家庭生活中就已经不断向父母学习了。他们通过观察与学习父母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表现),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当父母觉得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有问题时,可以先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教育或示范的。因为父母跟孩子之间是如何相处的,都会直接影响孩子跟别人相处的方式。所以平时我们当父母的要尽可能经常提醒自己,待人接物要做到文明礼貌、谦虚恭让,可以教导孩子主动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善意,用一些助人或善意的小举动,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如主动微笑、称赞别人、学会分享等。

在集体生活中,最容易受到同伴欢迎的是那些具备良好同理心、乐于分享、有团结协作能力的孩子。有些孩子在家里长辈面前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不愿意接受来自外界的不一样声音。可是在学校,大家一起学习生活,难免观点不一致,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经历一些挫折、委屈。

贾春梅建议,父母可以在孩子入学前,通过讲故事、玩游戏、家务分工等方式,给孩子打一下人际关系的“预防针”,让孩子明白在任何一个集体中生活,团结协作都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矛盾冲突时可采用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

在新学期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在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困难这件事情上,有两种类型的孩子,最容易让父母产生焦虑和担心的情绪。一类是孩子性格天生就偏内向,平时就不善言辞,与同伴关系疏离;另一类是孩子在家里家外表现反差巨大,用家长的话说,就是在家像一条“龙”,在外像一条“虫”,这类孩子时常会让家长很抓狂,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而孩子在不断成长,他们需要走出家门,融入外面的世界,父母应该帮助他们学会适应群体生活,这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孩子,在陪伴孩子适应集体生活这件事情上,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需要父母更耐心地陪伴和引导孩子,千万不要用嘲讽、批评、指责等错误方式对待孩子!

防欺凌,一起守护“少年的你”  健康活力满校园  稠江街道普查员: 尽心尽力做好普查工作  让这份“热乎饭”更暖心  我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春“警”护航“筝”心守护  

义乌网

GMT+8, 2024-3-28 2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