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义乌:世界会展特色城市

2022-11-11 15:08

摘要: 壹 浙江义乌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义乌会展业起步于1995年,十多年来,依托独特的市场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以贸兴展,以展促贸,展贸协调发展”的路子。 1995年,义博会的前身——中国 ...


浙江义乌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义乌会展业起步于1995年,十多年来,依托独特的市场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以贸兴展,以展促贸,展贸协调发展”的路子。

1995年,义博会的前身——中国小商品城名优新小商品博览会,在篁园市场成功举办,迈出了义乌会展业的第一步。

2000年义博会的规模只有1300多个展位。随着2001年5月梅湖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义乌会展业步入发展壮大阶段。

2002年,义博会成功升格为由商务部主办的国家级展会,规模不断扩大。

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五金会、消交会、袜机展、机械展、汽配展、汽车展等一批本土专业展会也在迅速成长,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中袜机展于2006年获UFI认证,是国内县级市首个获UFI认证的展会。

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义乌打造成为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的宏伟目标,义乌会展从此进入规范提升新阶段。

2009年10月,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代化配套设施又为义乌会展注入新活力。

2011年第17届义博会展位数跃升至6500个国际标准展位,实现成交额157.52亿元,共有来自20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万名境内外客商参会。

义乌会展业正朝着目标昂首迈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获批,揭开了会展业发展的新篇章。

浙江义乌会展业的现状

“十三五”期间,会展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义乌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展览、会议、论坛、节庆等会展活动839个,相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8.84%。

其中,商贸类展览266个;展览面积477.49万平方米;展位211649个,吸引参展商91464家,吸引采购商1006.3万人次,规模以上展览102个,展会项目共实现贸易成交额1566.27亿元。

义乌会展展馆建设——十年磨一剑

梅湖会展中心建成于2001年,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建成于2009年,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建成于2011年,装备馆建成于2014年。

会展设施的完善提升了义乌会展基础水平,为义乌发展成为会展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期义乌会展业发展新格局、新思路——与时俱进

当前义乌会展行业与时俱进,加快“线上+线下”的新会展融合发展,积极探寻数字会展新未来义乌目标打造会展行业新高地。

金华的会展业发展进程中义乌是一员大将,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义乌会展业的发展特点:数量多,且单个项目展览面积较在中小城市中相对较大。项目成长速度快,新项目层出不穷,义乌的会展品牌建设的能力也十分具有优势。

浙江义乌会展业发展的特点

兴商建市,创新提升

加快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

1982年义乌全面开放小商品市场,进而提出“兴商建市”发展战略。

此后,义乌一以贯之推进专业市场硬件完善、功能拓展、业态提升,先后五易其址、九次扩建,实现了从最初的“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向大型现代化室内交易商场的跨越。

贸工联动,转型升级

全力打造“实业洼地”

近年来,义乌积极实施“贸工联动”策略,建立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深化企业帮扶解困,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落实各类税费减免政策,有力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1.6万余家,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毛纺、化妆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先后被授予制笔、化妆品、无缝针织服装、工艺礼品等1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

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建立浙江大学—义乌创业育成中心、义乌创意园等产业服务平台,开展“百对千”科技对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产协同,结构优化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义乌大力发展会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三产协同发展。

着力打造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义乌现有国家级展会4个,分别是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简称义博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简称文博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简称森博会)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简称旅游商品博览会),其中义博会已成为继广交会、华交会之后的第三大经贸类展会。

义乌国际博览中心总投资18亿元,占地219亩,是浙江省最大的会展中心。

全力建设区域物流高地。义乌是浙江省三个“大通关”建设重点之一,重点培育的四大现代物流枢纽之一,物流园区列为省重点扶持物流基地。

海关总署专门为义乌量身定制简化归类政策,实现与宁波港、上海港跨关区一站式通关。

义乌物流可直达国内250多个大中城市,全球海运20强已有17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大力培育区域金融高地。全市现有金融机构59家,其中银行19家,证券营业部7个,保险公司33家。建行义乌支行升格为二级分行,成为全国县市区域首家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

义乌工商银行升格为准二级分行。正在兴建的金融商务区,总建筑面积约290万平方米,已吸引6家金融机构进入。购物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蓬勃发展。

深化开放,交融互动

城市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义乌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巩固扩大欧美、中东等传统市场,成功开拓拉美、东盟、非洲等国际新市场。

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市场商品已辐射到215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市场正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向“买全球货、卖全球货”转变。涉外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力推改革,积极探索

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全力以赴争取“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试点争取工作得到国家领导和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以“两转一保”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农村、社会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赋予镇街57项县级管理权限,并进一步赋予佛堂镇55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成立了四大市属国有集团公司。全面推开市级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共梳理出涉及44个单位的880项审批事项。

城乡统筹,社会和谐

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致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方面良性互动、和谐共荣。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完善城乡新社区建设政策体系,“园中村”功能分区改造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中村”全高层改造试点顺利启动。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整治。积极推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启动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甲型H1N1流感、登革热等疫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建立全天候“网格化”巡逻体系和“全城实时监控”系统,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8.5%。

浙江义乌会展业的发展优势

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形成对长江经济带、长江以南区域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效辐射,高质量开放发展增长极地位凸显。

综合交通便捷高效

宁波(舟山)国际门户性综合交通枢纽、金华—义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一轴多联”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全面建成。累计新增铁路运营里程63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50公里,金甬铁路双层高箱集装箱示范线建成投运。

现代物流领先全国

宁波舟山港海铁和江海联运网络更加完善,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达到300万标箱以上,联运占比力争达到9%。义新欧成为国内效益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达3000列。

双向贸易辐射全球

贯通内贸与外贸的市场枢纽地位全面确立。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比重达到60%以上。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额达1万亿元,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力争达到7000亿元。

数字智慧开放集成

沿线区域数字化转型成效突出,率先实现现代物流、数字贸易等重点领域的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数据开放共享、流程系统再造,数字义甬舟成为大通道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占全省比重达到60%以上。

产业科创优势突出

沿线区域产业和科创协同合作更加紧密,产业科创平台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显著上升。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00亿美元以上。

生态文化相得益彰

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文化全面繁荣发展,区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浙江义乌会展业发展对城市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在制造、贸易、物流等方面都拥有很好的配套体系,对于联合国采购来讲,义乌是一个理想的采购地点。”第24届义博会,首次来到义乌的联合国全球市场(以下简称“UNGM”)项目经理尼尔斯·拉姆如此评价义乌。


2018年,义乌全市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超过162个,展览总面积首次突破百万,达104.02万平方米。

义博会、文交会、旅博会、森博会等国家级展会持续繁荣,电商博览会、进口商品博览会以及国际装备博览会异彩纷呈,其中义博会首次植入标准化元素成点睛之笔。

同时,义乌还积极对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引进50个国家的420家企业落地义乌,搭建了“6+60+365”进口商品常年展示交易平台。 

在以义博会为龙头的展会促进下,义乌已进入世界知名会展城市行列,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会展标志名城”“中国十大会展名城”等。

近年来,义乌还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西非比亚论坛、中捷协调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工作会议、“一带一路”青年创客国际论坛等重大国际性活动。在“大会展”时代,义乌的会展业正朝着更精细化、更专业化的方向前行。

浙江义乌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走向

作为中小城市的领衔军义乌已经到达县级市发展的天花板,随着消费升级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双循环”等新时期战略的全面铺开,义乌城市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义乌会展业发展也有了新的目标。义乌小商品的转型势在必行,义乌会展业也需要寻求突破。

针对义乌城市和会展业发展共同面临的时代新契机,锚定更高的发展新目标,强化会展创新引领作用,高质量服务义乌发展战略,助力义乌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建立。

对此,义乌在数字化建设和会展业集团化发展等方向上重点发力。


培育优质展会的几点关键:

1.地方政府给予会展行业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义乌会展业发展一路以来,在市场发展委、原市场贸易发展局、原市会展办、原市旅展委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管理在变化升级,不变的是自上而下对会展行业的关注和引导。

2.打造一支专业的营销、策划和服务团队

商城展览团队是管理者也是实践者,负责国际博览中心、东馆及梅湖会展中心三大展馆的运营开发,并专业从事展会主办、展馆运营、展装设计与搭建及场馆运营管理输出等会展业全产业链服务。

3.要对所培育品牌展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

义乌会展业助力义乌城市灵魂小商品创新突破转型升级;发挥会展的平台功能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培育壮大城市新业态,驱动大市场创新发展结构优化。

4.必须要借助商会、行业协会的力量,做好展会的推广工作

义乌会展联合会是由义乌从事会议、展览业及上下游相关服务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发起组成,是全市会展业的自律组织,现有会员单位一百余家。

吕成均:一杆秤背后的千钧诚信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特色  市城镇职校开展研学活动  车站社区开展“爱心冰箱”公益活动  全民反诈在行动  

义乌网

GMT+8, 2025-7-2 07: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