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感冒、发烧的人群逐渐增多,许多市民会选择在家中自行服用药物缓解症状。但由于不清楚药性和用药禁忌,一些人因不当服用造成消化道出血、肝损伤而入院治疗。 12月26日下午,31岁的朱先生走进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用嘶哑的声音焦急地向医生诉说病情:“医生,我浑身没劲,尿黄,身体也慢慢变黄了……”消化内科副主任蔡启茂检查后发现,朱先生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精神较差,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朱先生前一日高烧40℃,为尽快降温,在24小时内分别服用了6颗退烧药(4颗散利痛及2颗布洛芬),随后出现乏力、尿黄等症状。后再次进行全面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均已严重超标,已造成严重肝损伤,后续考虑进行抗炎、护肝、解毒等药物治疗,预计一周内患者的肝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类似朱先生的事例,近期不在少数。”蔡启茂表示,许多市民缺乏医学知识,很多时候会根据道听途说或网络搜索自行用药,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退烧药,绝不可两种混合使用,不仅不能达到“1+1>2”的效果,还可能增加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蔡启茂介绍,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又叫扑热息痛、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散利痛等,服用的安全剂量为成人每次1粒,间隔4到6个小时1次,一天不超过4次。布洛芬(包括芬必得、美林)与对乙酰氨基酚为同类药物,不可同时服用,最少应间隔6到8个小时。同时,布洛芬也不能和萘普生或阿司匹林之类的药品合用,合用则容易导致胃肠道出血。一些常见的感冒药,如感冒灵颗粒、VC银翘片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不建议与解热镇痛药一起使用,否则可能出现重复用药或用药过量情况。无论服用何种解热镇痛药均不能饮酒,会增加伤肝机会。另外,不论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长期服用都可能损伤肾功能,用于退烧的话,两种药物都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3天。 |
GMT+8, 2025-7-19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