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孙应敏:我和义乌市场同成长

2023-3-9 09:24

摘要: 来自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孙应敏,如今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义乌人,她与丈夫朱新华,在义乌共同经营着七家黄金珠宝店,一家五口也全部落户义乌。孙应敏深有感慨:“今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义乌这座城市的哺育。多年来,我 ...

来自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孙应敏,如今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义乌人,她与丈夫朱新华,在义乌共同经营着七家黄金珠宝店,一家五口也全部落户义乌。

孙应敏深有感慨:“今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义乌这座城市的哺育。多年来,我与义乌城市共成长!”

流动的馄饨摊

故事还得从她的丈夫朱新华讲起。1989年春节后,15岁的朱新华初中辍学,“流落”在金华街头,被一位在金华开小餐馆的义乌业主收留。不久,这位业主回到义乌,在老篁园市场边开起餐饮,朱新华便当上服务员,并拜该业主为师傅。师傅经营店铺中始终秉承勤劳刻苦、热情好客的做事态度,朱新华从中获益匪浅。

有一次,朱新华提议,餐馆炒菜烧饭同时,可以包饺子、包馄饨卖,师傅欣然认可。于是,每天中午,朱新华提着篮子穿梭在各个摊位,叫卖饺子、馄饨,每碗一元,每天能卖100碗以上,他从中获得每碗5分钱奖励。一年下来,朱新华勤快、热情、活络的形象已刻在摊主们脑海里。

1991年,师傅歇业回家,朱新华便自己买了辆三轮车,在篁园市场边街巷开起流动餐馆,专门卖馄饨。因为早已在市场里形成好口碑,朱新华的馄饨生意走俏,一天能挣个两三百元。

夫妻俩扎根义乌

1995年,孙应敏与朱新华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为夫妻。第二年春节后,在师傅帮助下,夫妻俩在篁园市场边五台街租了店面房,开起小餐馆。他们既是采购员、又是厨师、还是服务员,什么都干,生意红红火火。

令孙应敏夫妇决定扎根义乌的是一次意外事件。开小餐馆没多久,有人以食物不干净为借口要求孙应敏付医药费,结果发现对方是故意讹诈。正当夫妻俩不知所措时,有市场摊主建议,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于是,夫妇俩向市场工商管理部门反映,职能部门调查清楚后,立即进行处理,责成对方退出钱款并严肃批评。

义乌政府部门的态度与处理结果,令孙应敏夫妇大为感动,他们觉得,义乌真正是自己的“娘家”。于是,夫妻俩决定进一步扩大餐饮店规模,并把双方父母也接到义乌生活。

1996年,孙应敏还在义乌买下第一套房子,将家安在义乌。

市场壮大我成长

随着义乌市场越来越繁荣,孙应敏夫妇的餐饮生意也越来越兴旺。

1999年,孙应敏创办了一家像模像样的酒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02年,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投用。当时,餐饮界部分经营者对这个新市场能否繁荣心存疑虑,生怕市场开业客源不足。孙应敏夫妇却信心十足,孙应敏说:“义乌市场成就了我们,市场壮大,我们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于是,孙应敏夫妇投资1200万在市场边创办酒店,比原先酒店提升了规模档次,成为义乌餐饮行业的佼佼者。当时,市场周边上规模的餐饮店只有5家,当时,孙应敏夫妇与其他餐饮店负责人向市场管理部门立下军令状,全力以赴保障开市后经营业主与四方客商的吃饭供应。孙应敏夫妇每天凌晨3点起床,前往农贸城采购蔬菜鱼肉等食材,中午组织30多位员工,为上万经营主、客商派送快餐。

在孙应敏夫妇眼里,义乌就是“桃花源里可耕田”的乐园。只要勤奋肯干,只要热情好客,义乌遍地都是机会。每次回老家,他们总会介绍亲朋好友来义乌创业就业。20多年来,通过夫妇俩介绍来义乌打拼的安徽人已经超过1000人。

孙应敏夫妇还经常参加“关爱环卫工人”“走访困难家庭”等公益活动,回馈义乌。孙应敏说:“我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的户籍都落在义乌。儿子留学回国到义乌,正逐渐接管我们的生意,女儿还在读书,未来也希望她们能够回义乌发展。”

防欺凌,一起守护“少年的你”  健康活力满校园  稠江街道普查员: 尽心尽力做好普查工作  让这份“热乎饭”更暖心  我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春“警”护航“筝”心守护  

义乌网

GMT+8, 2024-3-28 18: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