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10日,全省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暨党政机关办展评估工作座谈会在义乌召开。会议交流总结我省展览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摸清家底、亮明问题、分析形势,部署下一步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任务和党政机关办展评估相关工作。 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办展主办单位、省内各地市展览工作主管单位、“一号开放工程”会展便利化试点申报单位、重点展馆、展览公司代表及展览业特邀专家等参加本次现场会。 义乌大会展格局初步形成 9日下午,与会代表实地走访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国际博览中心等地,详细了解义乌小商品城建设发展情况和Chinagoods平台数字展贸发展相关情况,听取义乌会展保障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经验做法介绍,并现场观看“浙里探馆”应用演示。 作为一座新兴的会展城市,义乌会展业的发展始终与市场相伴相生、融合互促、共同发展。自1995年举办首届义博会以来,义乌始终坚持“以贸兴展、以展促贸、展贸互动”的发展思路,把会展作为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初步形成了以义博会等政府主导展会为龙头、一批品牌专业展会为支撑的大会展格局。 近年来,义乌强化数字赋能,抢抓会展新机遇;强化改革赋能,打造会展新环境;强化生态赋能,激活会展新引擎,有力推动会展业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义乌“疫”后率先恢复办展,密集举办了27场商业性展会,展览面积超52万平方米,吸引境内外专业采购商超87万人次,达成意向成交额98亿元,展会规模和热度创近10年同期新高。今年3月,义乌连续第六年获评“年度中国十佳会展城市”。 打造展览业高质量发展 的“浙江样本” 会展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调结构、拓市场、促消费、强合作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会展业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由杭宁温、台州、义乌等城市构成的展览城市群,稳居我国展览业第二梯队。 出席现场会的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展览业新动能的关键时期,展览业要由“项目+产业”型向“项目+产业+城市”联动发展转变,跳出“数量、规模”导向,形成“质量、绩效”导向,加速向第一梯队跃升,打造展览业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样本”。 今年以来,我省会展业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总体来看,各地总体面临展览企业小而散、展会量多质不高、展会效益参差不齐、硬件设施和专业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展会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都与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在这方面,与会人员认为,义乌在市场化运营、数字化管理上做了有益探索,也有“硬核”的会展承接能力。展馆基础设施、展会服务以及城市相关配套相对成熟,会展全周期安全管理,标准化、绿色办展,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作为全省“浙里探馆”揭榜挂帅项目主建试点单位,义乌开发了展会备案、人流监测、数字驾驶舱和展馆服务小程序等4个应用子场景,通过搭载“一件事”改革,利用大数据、云服务、入馆人员全覆盖监测等,大幅提升办展便利化、可视化和服务水平,确保展会安全、可控。 座谈会上,全省各地市和义乌针对当前展览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如何推进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交流。省商务厅服贸处介绍了推广“浙里探馆”和浙江省品牌展览会评定办法、党政机关办展评估工作动员等相关内容,将对全省48个党政机关主办展会进行系统评估,评定不达标的将清退。 下一步,结合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我省将系统推进数字新基建、数字服务、数字内容等建设,加快推进展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丰富展览配套体系,补齐短板,拿出有含金量、务实管用的支持政策,建强市场主体、培育展会品牌。同时,充分发挥各地市资源优势,差异化发展,如金华要发挥对外贸易、商品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经贸类展会项目,走出具有地方辨识度的办展模式。 对此,义乌将抢抓新一轮展览业发展机遇,以战略发展的高度谋划推动会展发展,高站位拓宽展会国际化道路,高标准推进展会专业化水平,高效率推动展会市场化发展,高水平创新展会数字化服务,充分发挥会展业创新驱动、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提升会展业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打造“会展名城”。 |
GMT+8, 2023-9-29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