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县稻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历阳镇的绿色有机种植基地,连片的钢化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正是深冬时节,尽管室外是寒风瑟瑟,大棚内却是“暖意浓浓”,未来这里将会有有机番茄、辣椒、黄瓜、甜瓜等各式各样的蔬菜缀满枝头。 和县是蔬菜生产大县,设施蔬菜生态起步早、规模大,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和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现代农业生产设备的引进,一个农业生产种植基地从筹备之初开始便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 中信银行马鞍山分行了解到和县稻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结合企业特点研究授信方案,成功批复1.5亿元项目贷款,为基地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方案上报到贷款批复,我们的整个流程高效、便捷,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时间。”马鞍山分行的客户经理介绍道。 和县稻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涉及一个社区,四个行政村,流转土地共2940亩。“光是土地流转需要投入的资金便是一笔庞大的数目,真的不得不感谢中信银行的鼎力支持,1.5亿元的授信额让我们的发展有了底气,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提款近1.4亿元。”和县稻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上述案例只是中信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信银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积极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推动全行乡村振兴贷款余额突破5600亿元,贷款余额和增量位居股份制行前列。 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激活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主引擎” 中信银行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行发展战略,成立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党委会、董事会、行办会研究部署和统筹推动乡村振兴业务发展,总分行均指定专门部门专业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县域支行网点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指标考核权重占比并与分行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配置FTP考核利润补贴、薪酬、费用等资源,提升不良容忍度,按照“适度容错”、“尽职免责”原则,鼓励分行先行先试,持续提升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以综合的产品服务,释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动能” 面向乡村产业和农户,中信银行创新发布乡村振兴“1+5+N”综合服务方案。一是制定“1”个特色战略: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优势,打造产融协同和融融协同相结合的特色服务能力。二是开展“5”大专项行动:开展“强农”行动,加大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基础设施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超600亿元,较年初增长24%。开展“兴农”行动,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重点客群,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开展“富农”行动,围绕新市民和农户需求,优化账户开立、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服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开发专项理财产品,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开展“护农”行动,积极支持种业融资需求,发展粮食生产、加工等供应链金融,保障粮食种业安全。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超300亿元,较年初增长39%。开展“惠农”行动,加快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建设推广,优化移动金融服务功能,为乡村企业和农户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金融服务。三是创设“N”个创新产品:建立“总行标准化+分行特色化”产品创设机制,与粮食种植和农资生产等头部企业合作,依托不同场景广泛开展场景化产品创新,种植场景推出“粮农贷”,养殖场景推出“饲料贷”,贸易场景推出“信e销”等产品;推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林权抵押贷、农机贷、仓单质押贷、养殖贷、荔枝易贷、茶山贷、绿林贷”等创新产品,广受客户好评。 以开放的协同联动,搭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生态圈” 一是加强主管部门联动。中信银行积极加强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沟通汇报,全面研究政策动态和监管要求,及时开展外规内化,组织全辖逐一对照落实;深化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积极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优质客群,股份制银行中率先实现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落地。 二是加强集团内部协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优势,搭建国内国际渔业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农业领域战略投资平台,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农产品供应链电商平台,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发行乡村振兴债券,拓展“保险+信贷”“期货+信贷”等业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产融结合和融融结合的综合服务。如,协同中信农业等集团子公司,为河北省供销社及下属的现代农业服务公司提供“金融+科技”智慧农业服务模式,助力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经营,取得良好的降本增效成果。首先是提供“良种”,协同中信农业及隆平高科等种业企业,为河北省8万亩土地提供优质种子。其次是提供“良方”,协同中信农业,将其数字农业系统和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整合,搭建“慧种田”智慧服务平台,打造农业数字化服务方案,实现30万亩农田线上化种植,直接管理成本下降50%、亩均产量提升20%。最后是提供“良品”,积极提供契合农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如依托托管土地农作物销售回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贴款等农业经营收入,投放数亿元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有效解决客户因采购农机具、种子、化肥等投入产生的资金短缺问题。 以全面的风险管理,织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安全网” 中信银行坚持“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风险理念,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推动“五策合一”,将乡村振兴贷款资产质量稳定在较好水平,不良率低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 一是加强前置化风险防范。将风控规则前置于产品研发环节,依托大数据支撑、核心企业信用增进和抵质押担保等风控手段,开发一系列有明确风险抓手的创新性产品,实现风险的源头防范。 二是实施差异化风控策略。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等业务,制定专门的授信政策,配置专业的审批团队,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对点多面广的涉农小微企业,依托真实交易场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规则引擎、生物识别等技术,开发自动化审批模型,实现“秒申秒批”,有效提升风控能力、大幅降低风控成本。 三是做好智能化贷后管理。依托行内自有数据、政府公共数据和农业农村场景数据等多维大数据,搭建智能贷后及预警平台,自动开展组合监测和集中度预警,推动风险管理从“人防”向“智控”转变,智能风险预警精准度超过80%,自动化定检率超过90%,显著减轻一线负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下阶段,中信银行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加大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为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
GMT+8, 2024-11-11 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