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市中心医院引进了一位“新成员”——仑卡奈单抗,这是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医院已常态化开展这种最新的治疗方法,让有需要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用上国际最前沿的新药剂。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症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等,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疾病。该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其病理特征明确,即患者的大脑出现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水平升高、Tau蛋白和神经纤维缠结形成,最终导致神经元及其突触丧失。 在此之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都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新药仑卡奈单抗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可溶性寡聚体相比单体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仑卡奈单抗能与这些寡聚体特异性结合,促进它们清除。通俗地说,就是仑卡奈单抗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清除患者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减少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延缓疾病进展。”义乌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浙大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侃解释道。 今年1月,仑卡奈单抗获我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在整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中,这部分患者大约占总数的30%至50%),对于有效维持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终于看到希望了!”小丁的母亲今年56岁,一年前出现神情疲惫、记忆力下降的表现,半年前在市中心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这半年以来,小丁陪着母亲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新的治疗方式的出现,给予了她黑暗中又一丝光亮。 “每半个月注射一针仑卡奈单抗,可延缓疾病进展27%。但需要注意的是,仑卡奈药物主要针对具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早期患者,因此建议使用该药物前需要完善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核磁共振(评估脑微出血)、Aβ-PET、APOE基因型等相关检查,确保符合药物适应证,以及要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张侃对记者如是说。 同时,张侃还提醒,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最年轻患者甚至不足四十岁。轻度认知障碍阶段不给予足够的早期干预,会导致患者错过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因此他建议尽早筛查、诊断和干预,为延缓和防控阿尔茨海默病赢得更多时间。 |
GMT+8, 2025-5-10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