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论坛新闻热点 查看内容

抱团发展 产村融合 “赚”出乡村新前景

2024-9-2 08:41

摘要: 近年来,义乌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98个,实现全覆盖(农村有机更新村除外),国企结对共建打造总长280公里的市域美丽乡村大 ...

近年来,义乌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98个,实现全覆盖(农村有机更新村除外),国企结对共建打造总长280公里的市域美丽乡村大环线,基本实现了乡村全域美丽。

2017年以来,我市开展了两轮消薄攻坚专项行动,截至去年底,442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在推进农村消薄进程中,我市涌现出一批具有义乌特色的网红村、示范村。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又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连日来,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走进部分农村进行深入调研。

抱团发展

让风景更有吸引力

夜幕降临,晚风徐徐,位于义乌最北部大陈镇上坑仁村的水上星光夜肆开始热闹起来。自7月3日开市后,这里几乎每晚都吸引数千游客慕名而来。盛况不只在上坑仁村,以水为媒,由接驳车将周边几村业态有机融合,一条“水上共富带”就此串联。

“美丽乡村建起来了,旅游路线也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水上精品线项目摆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溪后村党总支书记楼永健,明白这次机遇的重要性。但他同时也意识到,仅靠一个村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在大陈,如众拥村、溪后村以发展蔬果种植、水产养殖业为主,受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不长等问题掣肘。围绕八都片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定位,大陈镇提出了“村村破百万,总收入破千万”的目标,沿线7个村通过村企共建、村村联建、强村公司入股等模式,对已有产业村,精准提升完善;对产业空缺村,邀请专家导师“把脉问诊”,全力实现“一村一品”共富项目全覆盖。通过共建打造,形成马畈村奇幻乐园、众拥村樱桃采摘、楂林二村赛车公园、上坑仁村水上市集、溪后村龙虾垂钓等共富产业。去年,全镇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今年“五一”小长假,游客量同比增长了52%。

2023年,后宅街道李祖村深化实施“千万工程”,创新成立了“大李祖”共富联盟,以李祖村为核心,联合稠岩村、方塘村、岭脚村、大傅宅村等村,围绕“一核一芯两带多点”布局,建立“五个一”体系,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计划至2026年,将“大李祖”区域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地、创客经济展示地、文旅产业样板地、国际文化交流地和社会治理创新地。

赤岸镇则聚焦“党建联建助力片区组团共富路径”,整合尚阳、莱山、羊印、大桥等四村资源,打造“富美毛店”共富联盟,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和村村联动模式,发展集露营、采摘、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实现全域乡村产业从“连点成线”到“强片拓面”的转变。

“村域面积小、产业特色不明显、对项目吸引力不够,是我市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记者跟随市政协委员调研时发现,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为解决村与村之间资源不均衡、强村与弱村差距明显等问题,近年来许多村庄以“村村联建、产业相融、资源共享”的原则打造共富联盟、成立强村公司,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然而,我市强村公司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产村融合 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

要想全域富,关键看农村。如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义乌的解法是产村融合,鼓励村集体在符合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规划的前提下,打破第一产业限制,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等创新路径,推动农村电商、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这里是我们红旗村跟磐安双峰溪山村共同打造的共富工坊,也是金华百镇共建项目首个建成的共富工坊。”大陈镇红旗村党总支书记陈洪棋站在国贸大道一侧一幢钢架结构的二层楼房前向记者介绍。这处共富工坊总投资3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于2023年4月开始建设,建成后即被一家快递企业和一家文具电商企业租用,年租金近60万元,磐安县双峰镇溪山村可每年分红10万元。成效快、收益可观,但陈洪棋也坦言,若能改变土地性质允许向上发展,充分利用这块宝贵的建设用地,同样的土地面积就能为村里带来数倍的收益,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羊印村因村制宜打造大寒尖景区,依托强村公司,盘活村庄各类资源,如共富大食堂、共富大楼及综合楼的出租等项目均运行稳定。尽管如此,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五一”期间大量游客到来,导致交通拥堵。为此,村里计划在景区沿线建设游客集散中心,但面临用地难和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羊印村党支部书记周龙钱说:“我们期待相关政策的开放与监管市场的更好融合,加强投资方的信心,推动项目实施。”

位于赤岸镇清溪村的山里云销共富工坊,整合域内农副产品打造“蒲墟南货”品牌,修建了共富冷库、杨梅加工厂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拓宽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农业产业结构。“目前,我们正在洽谈冷链项目,到时我们就有自己的冷链系统,也能更好地实现水果等产品的冷链运输。”赤岸镇清溪村党总支书记成斌说,目前,“山里云销”项目带动大学生、回乡青年200余人次参与电商实训,为26家本地名优特产品生产商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带动电商销售累计达300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

“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大做强共富工坊,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参与,提高工坊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更需要提高公众对工坊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扩大工坊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成斌表示,农村要发展,离不开土地、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同时希望加强跨区域合作。

采访中,不少村干部坦言,体制机制不健全、运营困难、要素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共同构成了强村公司、共富工坊面临的挑战,而对于一些资源匮乏型村庄,想要进一步发展,则要面对更多的困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多方支招

助力新业态蓬勃发展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1周年,如何持续擦亮城乡融合看义乌的“金名片”?新时代“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怎样才能有新作为新亮点?

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于选准路子,潜力在于生产经营搞服务、发展产业促增收,重点在于增加优质经营性固定资产,需要多途径建立集体经济的稳固财源。要全面调研本地资源,挖掘潜在优势,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项目,特别是盘活“三资”代理中心的闲置资金,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路径,加速集体经济由“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秉承“项目为王”的理念,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当前,我市正在实施“强村公司”培育计划,支持镇(街道)多种形式成立强村公司,经营稳健收益的项目,规范管理,实现村级资产的增值保值。此外,还要完善国企与镇(街道)结对机制,推行“镇(街道)统筹、国企运作、村集体获益”的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2023年,根据中央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部署,我市成为全国深化试点地区之一,继续承担入市改革试点任务。在本轮试点期间,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出台入市管理办法、批后监管管理办法、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定、出让地价管理规定、收益分配管理、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6项配套政策。推进入市试点交易,持续探索农村土地资源盘活、用地保障渠道拓宽、农村农民增收增效方面的路径。在用好空间保障政策方面,资规局将继续贯彻落实相关涉及乡村地区的用地空间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要求的乡村产业项目,提供科学、精准的空间保障。

市政协委员、赤岸镇水岸社区书记毛允和建议,对于盘活村级资产、推动项目实施、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强村公司和拓展结对帮扶等举措,应设定阶段性目标,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在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和空间保障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打造成功案例,为其他村庄提供参考。组织针对相关政策和发展模式的宣传与培训活动,确保基层干部和村民充分了解并能有效运用,激发大家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加强对社会资本的监管,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设立专门的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基层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

我市举办《义乌 义乌》 当代艺术邀请展  义乌根雕:化朽为奇状万千  上溪镇1823套安置房国庆节前交付  36名“大厨” 比拼厨艺  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让无障碍设施成为城市别样风景  

义乌网

GMT+8, 2024-10-8 01: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