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香甜起酥慰乡愁

2024-9-10 08:44

摘要: 一 无酒不成席,无饼不中秋。 前一句是民间俗语,耳熟能详;后一句虽为“潘说”,却并非“胡言”。因为中秋之于国人,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把这个节日变成一只圆圆的月饼,把苦涩的日子变成甜蜜的念想,实乃古人 ...


无酒不成席,无饼不中秋。

前一句是民间俗语,耳熟能详;后一句虽为“潘说”,却并非“胡言”。因为中秋之于国人,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把这个节日变成一只圆圆的月饼,把苦涩的日子变成甜蜜的念想,实乃古人之智慧。

月饼之大宗,一为广式,一为苏式,儿时所见所食,皆为苏式。用贾思勰那个时代的话来说,苏式月饼有“脆如凌雪”之口感。

女儿在深圳打工,中秋放假,是要回金华过节的。印象中,她小时候是吃过起酥的,却不一定记得住名称,我便故意吊她胃口:“家有起酥,喜欢吗?”

果不其然。她在微信里问我:“是吃的吗?”

起酥,个小,身薄,皮脆,乃苏式月饼之俗称。这一叫法,是否限于东阳、义乌、磐安一带,我没细究。但我知晓,八婺属吴语方言圈,“起”即启,意谓“开始、生发”,比如义乌农人口中的“起屋”;“酥”是会意字,“酉”指“酒”,“禾”指“五谷”,“酉”“禾”相搭,特指“面粉加酒、糖等制成的一种松脆点心”。

打我记事起,起酥就是凭票供应的,一人一票,一票限购2只,每只售价5分。当年,我们家7口人,中秋节前夕,爸爸要去一趟3公里外的供销社,添置一些节日用品。因为彼此相熟,营业员会主动将起酥分成两份。其中一份10只,用一方牛皮纸包起来,然后用细细的绳子捆扎,上头压一方小红纸点缀,上书“月饼”两字。这一份是用来孝敬外公外婆的,另外4只则留给自家过节——中秋夜晚,掰碎一只起酥,兄弟姐妹分而食之,即便只得一小块,亦足以让我们的童年变得甜蜜无比。如今想来,那饼是圆满的,恰似当年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月亮,大而圆,明亮中带着一点点晕黄。

前两天,义乌文友潘爱娟忽然“微”我说,义亭起酥开烘了,要来尝尝吗?好东西是要与人共享的。我爽快应承,还约请了公言、三余和钟炉,直奔义亭而去。

义亭是义乌的经济大镇,著名的“粮糖之乡”。

据传,早在南宋时期,义亭百姓就会烘制起酥,但只是普通市肆食品,并没有与中秋节相挂钩。明代以降,方才出现中秋节吃起酥,并且和“求团圆”相联系的记载。

义乌人有经济头脑,生意场上总是先人一步。2000年前后,仅一个义亭镇就冒出近百个起酥生产加工点。彼时,去铜溪古街摆摊售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却不想,食品市场大浪淘沙,现今活着的,都是专注专业的食品生产商。

说起义亭起酥,义乌月饼协会会长王义民是一位绕不开的匠人。1981年,王义民子承父业,顶职进了供销社——从学徒到师傅,又从师傅到主任,整整干了一辈子,最让他牵挂的就是起酥。2001年,王义民给起酥注册了“亿民”商标。

到龄退休,是人生必经之驿站。2017年,王义民卸任当了22年的书记、主任。在食品行业,烘焙技艺乃践悟而得,私密性颇强。义民退休了,义亭供销社还能挖潜增效,立于不败之地吗?当地政府部门爱才惜才,几番讨论,决定将供销社这一集体企业改制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继续让王义民执掌“帅印”。

总经理办公室没挂门牌,十几平米的空间,3张普通桌子挤占了三个角落,另一角落有一台陈旧的立式空调。王义民身着汗衫,脚套拖鞋,要不是潘爱娟介绍,怎么也看不出来,眼前的壮实老汉就是王义民。

聊天间隙,水壶已发出咕嘟咕嘟之声。王义民给我们斟上茶水,便去到隔壁车间,取来10只黄灿灿的起酥做茶点——“烫!烫!烫!”刚放下托盘,他连说三个“烫”字,提醒我们过会儿再吃。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苏东坡·《小饼》)起酥脆皮,一层又一层,层层薄如蝉翼。想当年,物流不畅,加以烘焙工艺等原因,等中秋入嘴,起酥表层早已结壳。但在物资匮乏年月,还是觉得无般不好。吃的时候,总是一只手撮起,另一只手承着,够到唇边,轻轻咬上一口,满嘴油香。只是,即便如此轻拿轻咬,还是有碎屑不断落入掌心。饼刚吃完,便伸出舌头舔了舔掌心。

金华人都有体会,平日吃酥饼,现烤的好吃不止一点点。起酥温热,我们还像小时那样,撮起一只。所不同的是,另一只承着的手中多了一张餐巾纸。轻轻咬去,有浓稠的芝麻馅粘在唇间;掉落的皮面是软的,不很松脆,但一触即碎。至于口感,“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一只不过瘾,我们又吃了一只。

两年前,潘爱娟曾为义乌政协牵头的《百工口述》撰稿,王义民便是其采访对象,彼此熟稔,常来常往。爱娟血糖偏高,本应忌口,却见她用矿泉水吞了一颗药丸,也忍不住吃了一只。

“三分饼,七分炉”,乃业内行话,意谓月饼好吃与否,三分靠和面、擀面、包馅功夫,七分靠烘焙。烘焙时间一般只需3~5分钟。

“亿民”起酥,坚持手工技术和机械化操作相结合,和面、擀面、制馅、包馅、盖章、烘焙、摊凉和包装,环环相扣。刚出炉的起酥,无焦斑,不起泡,饼形圆整,边角分明。

在发面车间,两位女工2袋各25公斤面粉倒在一张长长的条桌上,用勺子挖出一个圆形凹槽,倒进一筒2.5公斤浓稠猪油,慢慢添水,将其搓揉成一团团油酥面。取一根擀面杖,将揉捏好的油酥面擀成一张长方形的面皮,对半切开,分别从侧面“内卷”,再把卷好的面皮复擀成长条。

听王义民说,这道“起酥”工艺最是复杂,也至关重要——脆皮的层次,全靠那“内卷”。内卷越频,层次亦越分明。莫非,“起酥”之名,即源于此?

油面“起”好,摘成一个个小小的饼坯,依次端给包馅师傅。馅料是起酥之魂。传统馅料,无非是白糖、芝麻、核桃、百果、豆沙、枣泥等。馅料不同,口味上会有差别,但在饥不择食年代,哪样都觉得好吃。及至衣食渐丰,挑肥拣瘦也是必然。于是乎,低脂少糖的红豆、椒盐、肉松、火腿、香辣牛肉、香芋和三馅(蛋黄、肉松、巧克力)等,又迎合了顾客胃口。若有特殊需求,王义民还会给他们专门烘制木糖醇起酥。

不过,如果有人被“水晶”所惑,来上一个的话,恐怕会大失所望。所谓“水晶”,晶亮透明,其中之一就是肥肉丁。另外不可或缺的,就是小颗粒冰糖。20世纪70年代,水晶月饼是饼中翘楚,那肥肉丁混杂着冰糖粒,以及其他甜蜜馅料,还有酥皮,在嘴里引发的就是一场诡异的咀嚼风暴,猪油搞不好会从嘴边流出来。这对成日饥肠辘辘毫无油水的旧年百姓来说,无疑是一次满足“油大”追求的机会。却不想,风水轮流转,在《调鼎集》中就有记载的水晶月饼,现如今怎么连个名儿亦不提了呢?听王义民解释,成亦肥肉败亦肥肉,随着肥肉形象越来越差,水晶月饼也就跟着走了下坡路,早在10年前就不生产了。

月饼之谓月饼,据说最早与朱元璋起事有关。如此说来,馅里有肉的月饼恐怕都无资格被叫做“月饼”吧?因为“食菜事魔”的明教,月饼肯定是素的。不过,这么一想,倒也别有一番意趣——各种馅料、不同皮面的饼,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都出现在八月十五,然后被叫做月饼的呢?时至今日,不管作何种假设,就月饼功效而言,“摆”之仪式显然要比“吃”更重要了。

说来亦怪,苏式月饼较之于广式,保质期要短得多。不抓紧吃,在秋老虎还徘徊不去的中秋节前后,很快就会“哈”掉。

从义亭返回,起酥是伴手礼,一直摆放在餐桌一角。因为临近保质期,牛皮纸早已被油渍浸透。稍稍靠近,即可闻到那悠长的甜蜜和诱人的芳香。

那天女儿从深圳归来,见着起酥,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这不就是小时候吃过的土月饼吗?

平心而论,土月饼灰头土脸的,样貌远没有广式月饼好看。就像“亿民”起酥,里外都是简装,饼面没有凸浮纹饰,一枚红红的印章便是其唯一标识,每只售价还不到两块钱。但就是这么普通的时令饼食,让我们想起了甜蜜的童年,以及金钱之外的明月清风:“中秋夜月抬眼望,银汉无声转玉盘。此夜佳期有机趣,月圆月缺不费钱。”

我市举办《义乌 义乌》 当代艺术邀请展  义乌根雕:化朽为奇状万千  上溪镇1823套安置房国庆节前交付  36名“大厨” 比拼厨艺  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让无障碍设施成为城市别样风景  

义乌网

GMT+8, 2024-10-3 21:22

返回顶部